羁栖茂苑又残冬,愁思偏逾酒味浓。
旧雨几番归别浦,暮云千里接孤峰。
请缨有愿情难释,弹铗无才性复慵。
谁是馈贫来益我,邻家香稻也还舂。

【注释】

茂苑:汉时称长安城为茂陵,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南。羁栖:羁旅漂泊。

逾:超过。

旧雨:指老朋友。别浦:离别的渡口。

有愿:有报国立功的愿望。释:放下。铗:剑鞘,此处借指文人。弹铗无才:意谓文士没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只好弹着剑来消磨时光。性复慵:意谓性格又懒散了。

馈贫:赠送粮食财物给穷人。

舂:春米,泛指农事劳动。

【赏析】

这首《旅馆冬夜有感》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759)流寓夔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忧虑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穷困潦倒的无奈与愤懑之情。

首联“羁栖茂苑又残冬,愁思偏逾酒味浓。”描绘了诗人在旅馆中度过冬天的凄凉景象。茂苑,即茂陵,位于今天的西安市附近。诗人在此地度过了一个寒冷、漫长的冬季,孤独地居住在旅馆里。他的心情也随着季节的变迁而变得更加沉重,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国家正经历着战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诗人的愁绪也更加深重,甚至超过了喝酒带来的愉悦。这里的“愁思”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更是国家兴衰、民族安危的写照。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颔联“旧雨几番归别浦,暮云千里接孤峰。”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过去曾在此地结识过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曾经多次相聚于离别的渡口,共商国家大计。如今,他们各奔东西,天各一方。诗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自己已经远离了故乡和亲人。而那片遥远的孤峰,似乎也在默默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里的“旧雨”不仅指的是昔日的友人,更象征着那些为国家付出过辛勤努力的人们,他们的离去让诗人倍感失落。而“暮云”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它让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颈联“请缨有愿情难释,弹铗无才性复慵。”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的认识和自我评价。诗人曾满怀激情地想要为国家出力,但最终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这个愿望。他的才华不足以治理国家、安定百姓,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坚持来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也让诗人感到厌倦和懒惰。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自己缺乏足够的才能来胜任这份重任。这种矛盾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痛苦之中。

尾联“谁是馈贫来益我,邻家香稻也还舂。”则转向了对他人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将自己多余的粮食送给那些贫困的人们,那么这些粮食是否也能用来帮助自己呢?这里的“馈贫”指的是将多余的粮食送给贫穷的人们。诗人认为,如果能够让这些粮食发挥更大的价值,那么它们同样可以成为改善自己生活的资源。而邻居家的香稻也值得一提。这里的香稻是指优质的稻米,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诗人通过对这两种物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不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处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基础,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和民族安危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困境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文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