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踏莲台坐佛床,斜披破衲走街坊。
千声呐呐齑头话,一炷腾腾炙背香。
争说济颠重出世,谁知优孟试登场。
三分骇气三分诈,又带三分似发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中“赏析”“注释”等字眼,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出其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此题要求学生注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艺术手法。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不踏莲台坐佛床(不入佛门)——自谦;斜披破衲走街坊(不拘小节)——自嘲。
千声呐呐齑头话(说些无聊闲话消磨时光)——无足轻重;一炷腾腾炙背香(点燃香炉熏衣取暖)——生活清苦。
争说济颠重出世(争论谁更有学问)——反衬;谁知优孟试登场(又知谁更有才华)——讽刺。
三分骇气三分诈(有几分吓人的神态,有几分欺诈的神色),又带三分似发狂。(既有几分吓人的神态,有几分欺诈的神色,又有几分癫狂的神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处看到一幅画像后所作。画上的人物形象是“济颠”,即元代著名的和尚明本,他因疯颠而著名,故名济颠。诗中作者以自嘲的口吻写自己像济颠一样,不入佛门,不拘小节,生活清苦,却又有几分吓人的神态,有几分欺诈的神色,又有一分癫狂的神情,表现出了作者诙谐幽默的一面。此诗为作者晚年作品。
全诗用典贴切,言近旨远,富有情味,表现了作者豁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