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识风流两鬓霜,梦境无夜不山塘。
暮禽原有相思树,老骥由来不服箱。
响屐廊前红粉队,牡丹亭下百花王。
名园此日春光遍,文杏争辉碎锦坊。

【注释】

  1. 谁识:谁能认识。风流:风度、风采。两鬓霜:形容人已老,鬓发皆白。
  2. 梦境无夜不山塘:梦里没有一天不经过山塘。
  3. 暮禽:傍晚归巢的鸟。相思树:指情侣约会的地方。
  4. 老骥由来不服箱:老马从来不受缰绳束缚。
  5. 响屐廊前红粉队:在廊前的红粉中穿响屐。
  6. 牡丹亭:在苏州市东北,是明代王兆云所建的私家花园。百花王:园内种植各种花卉甚多,所以称百花王。
  7. 名园此日春光遍:这个春天,名园里到处都充满春光。
  8. 文杏争辉碎锦坊:文杏花开时,把花坛装点得如同碎锦一样绚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柳喻人,抒发作者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首二句写景,“梦”字一转,写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风流”二字既表明友人的品格,也表明自己的志趣相投。“两鬓”,双鬓也,这里泛指头发。“霜”字,用得很有分寸,突出了年高岁长的特点。“山塘”,苏州旧城之西大街,以多古迹而著名。“无夜不山塘”一句,说明自己日夜思念友人的心情。
    “暮禽”三句写梦中情景。暮禽,即傍晚归来的鸟儿。相思树,指情侣约会的地方。“梦”字一转,写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老骥”,比喻朋友,暗指自己。“服箱”,古代用皮革制成的箱子,用以盛放衣被等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梦见自己骑着千里马,奔驰在无边的原野上;梦中的老马,从来不受缰绳束缚。
    “响屐”句,写自己梦中来到廊前,看见许多女子在红妆的队伍中行走着。“响屐”是说她们走路的脚步声很响亮。
    末二句写现实中的情景。“牡丹”,指名贵的花卉,这里泛指名园。“百花”句,言百花盛开,美不胜收。
    “名园此日春光遍”,意思是说这个春天里,名园里处处洋溢着明媚的春光。“春光”一词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文杏”句,是说文杏花开的时候,把花坛装点得如同碎锦一样绚丽。“文杏”是海棠的一种,花色鲜艳。“碎锦”,形容文杏开得繁密艳丽,犹如锦绣一般。
    这首诗写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