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籍声名供齿牙,才高七子信堪夸。
游神旧日西林迹,照眼清光阆苑花。
豪气自吞云梦泽,天津未泛计牛楂。
吾家文献宜珍重,且喜而今笼碧纱。
【注释】
籍籍:声名显扬的样子。齿牙:比喻人的口才,这里指说话的本领。西林集:指《西林集》,为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所编诗文集,共四十卷。七子:指“元四大家”之一萨都剌,以及同时代的高棅、杨载、虞集、范椁等人。游神旧日西林迹,照眼清光阆苑花:游神,指游览。阆苑,神话传说中的仙界。旧时在西林(今山西汾阳)有一处园林,诗人曾游过此地。清光,指明亮的月光。
【译文】
声名显赫地供人谈论,才华高超的七子确实值得夸赞。
游神旧日西林的足迹,眼前明月照耀的阆苑之花。
豪气吞云梦泽,天津未泛计牛楂:云梦泽,古泽名;天津,水名;计牛楂,地名。
我家的文献应当珍重,现在高兴地把碧纱笼好。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了一幅精美的国画作品,并对其赞美不已。诗中以议论入画,对画面内容作了生动的描绘与评点,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联两句是说,声名显赫地被人谈论,才能高超的七子确实值得夸赞。这里,诗人自谦其才,实际上也是自许其才。“籍籍”一词,写出了他的声名之大。“才高”一词则说明他的才学之高。“七子”一词,指的是当时有名的文人,而“信堪夸”则说明他确实值得夸赞。
颔联两句是对画中景物的具体描述。“游神旧日西林迹”,意思是说,这幅画中的景物,是他以前曾经游赏过的西林之地。“照眼清光阆苑花”,意思是说,画中的景色明亮如月,如同阆苑之中盛开的鲜花。这两联都是写景,但写得很有特点。“游神”二字,写出了他的游心之所向,也写出了他的游心之所见。“清光”“阆苑”等词语用得也很贴切,使画面显得更加清晰美丽。
颈联两句是对画中人物的具体描写。“豪气自吞云梦泽”,意思是说,画中的人物胸怀豪迈之气,仿佛能吞下整个云梦泽一般。这里用了一个典故,云梦泽是一片广大的土地,诗人用这个典故来形容画中人物的豪气之大。“天津未泛计牛楂”,意思是说,画中的人物尚未泛舟于天津河上,计划着去牛楂山游玩。这里的“未泛计牛楂”四个字,用得非常巧妙,既写出了画中人物尚未出游的情景,又表现出了他那种悠闲自在的心态和生活态度。
尾联两句是对画中景物的赞美之情。“吾家文献宜珍重”,意思是说,这幅画中所展示的美景,是我们家族的文化遗产,应该被我们珍重。“且喜而今笼碧纱”,意思是说,现在这幅画已经被人们收藏起来,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这里的“笼碧纱”三个字用得非常好,既写出了画中人物被世人所珍视的情况,又表现出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具体描绘和对画中人物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的眼光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