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崖千尺危嶂,涵绿几重碧潭。
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
沉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
至理莫求别伎,经书自有包函。

热河三十六景诗 其三十二 镜水云岑

层崖千尺危嶂,涵绿几重碧潭。

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

沉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

至理莫求别伎,经书自有包函。

注释:

  • 层崖千尺危嶂(悬崖):形容山崖陡峭,如同千尺的山峰矗立在前方。
  • 涵绿:指山中绿色的水面。
  • 几重碧潭:指山中的绿色湖泊。
  • 狮径:形容山路曲折,像狮子行走的路径一样。
  • 盘旋:形容山路曲折迂回。
  • 宛转:形容山路蜿蜒曲折。
  • 沉吟力尽:形容吟诵诗文到声音嘶哑,力气用尽,这里指的是吟诵诗文时的困难和不易。
  • 悬象:指悬挂在高处的形象或物体。
  • 俯察:从低处观察。
  • 仰参:仰望着参悟。
  • 至理:最高的道理或真理。
  • 莫求别伎:不要追求其他技艺。
  • 经书:佛教经典书籍。
  • 包函:包容、包含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热河三十六景中的“镜水云岑”这一景点,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层崖千尺危嶂,涵绿几重碧潭。”这句话描绘了山崖陡峭、绿色的水面层层叠叠的景象。这里的“层崖”和“千尺”都形象地表现了山的高度和险峻。而“涵绿”则暗示了山中的绿色植被丰富。整个景象给人一种壮美的感觉。

“狮径盘旋道北,松枝宛转山南。”这句话通过“狮径盘旋”和“松枝宛转”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山路曲折、树木摇曳的画面。这里使用了动物“狮”来比喻山路,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

“沉吟力尽难得,悬象俯察仰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吟诵诗文时的困难和不易,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景观的深深领悟。这里的“悬象”可以理解为悬挂在高处的形象或物体,与前面的“松枝宛转山南”相呼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

“至理莫求别伎,经书自有包函。”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最高的道理并不需要寻求其他技艺,而是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来领悟。这里的“至理”可以理解为最高的哲理或道理,而“经书”则是佛教经典书籍的总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