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指重山望雁门,苍然岚气结朝昏。
当春田土皆耕耨,阡陌绵绵古塞原。

【注释】

雁门关:山名,在山西代县西北。

重山:连绵的高山。

岚气:云气。

朝昏:早晚。

耕耨:耕作。

阡陌:田间小路。

原:平原。

【赏析】

《过马邑望雁门关》,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五律,作于公元841年(大中五年)。当时李益任检校司空、知杂事等职,曾出使回纥,路过马邑县时,遥望雁门关,触景生情,写下此诗。

首联写诗人登高远望,极目四野,但只见到层峦叠嶂,重重山峰直上云霄。颔联则描写春耕时节,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男女老少都下地耕种,纵横交错的田埂和辽阔平坦的田野,展现出一幅古塞平原上春耕的动人画面。颈联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描绘春耕景象。诗人以“皆”字概括了农人们辛勤劳动的情景,而“阡陌”句则从视觉角度来写田野,用“绵绵”一词来形容,更增添了一种绵延不断的感觉。尾联则将视野拉向远方,通过“苍然”二字,将雁门关的雄伟壮丽勾勒出来,让人感受到其气势的磅礴。全诗通过对春耕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边塞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