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渡浦江意自如,午潮往返到阶除。
欲知震泽分流处,非是观渔触浪馀。
【注释】
泛:游。浦江:今称苏州河。
飞渡:形容船儿在水面上的疾速。浦江:即苏州河,又名吴淞江,位于上海。
意自如:意态自然,不拘束。
午潮:中午的潮水。往返:指一日中两次涨落。阶除:台阶。
欲知震泽分流处:想打听一下震泽(今江苏省太湖)水流从何处分叉。震泽:古代大湖名,在今江苏无锡西南。
非是:不是。观渔:指观看打渔的人。触浪馀:被波浪拍击到岸边。馀,残余。
【赏析】
《泛吴松江口二首其一》: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游览吴松江口时所见之景。全诗前两句写舟行速度之快,后两句则写观察之细、感受之深。诗中的“意自如”和“午潮往返”等词语,既写出了诗人游赏时的轻松自在、悠然自得,同时也显示出了江南特有的水乡景色。
第一首写泛舟之快,第二首写观渔之细。此诗为作者游览吴松江口时所作。
诗的开头两句,“泛浦江”,点题,说明是乘船游玩。“飞渡浦江意自如”,是说船儿在水面上疾速地飞驰,而船夫却很自如地驾驭着船只。一个“飞渡”字,不仅写出了船速之快,还暗含了对船夫驾驶技术的赞叹。“午潮往返到阶除”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一景色。这里的“午潮”指的是正午时分的潮水,“往返”则是一日中潮汐的两次涨落。“到阶除”则是指到了台阶下,也就是说船已经停靠在岸边。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那一片宁静的景象。
接下来两句,“欲知震泽分流处,非是观渔触浪馀。”则是诗人的感叹与思考。这里,他想要知道震泽的水从何处分流,但又不是为了观看渔民如何捕鱼而被波浪拍打到岸边的情景。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还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在这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提出了一个关于自然界现象的疑问,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仅是局限于眼前的景色,而是更深入地触及到了生命的真谛。
这首诗通过对吴松江口的自然景观进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水乡景色。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不仅体现在诗句的表达上,还体现在诗人的心灵深处。
当我们再次阅读这首诗时,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中的美景和意境,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和感悟。这种思考和感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时有了更多的启示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