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秉烛不成章,欲解先贤命意长。
经史预分知善恶,诗吟自辨性情良。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咏灯”,首先要读懂诗句,然后分析关键词语,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
“寒冬秉烛不成章”,冬夜,寒冷的天气,人们很少出门,而诗人却秉烛夜游,这是不合时宜的举动,但正是这不合时宜的举动,才更显得有志向、有抱负。诗人秉烛出游,是因为他想要解先贤之意,所以用“秉烛”二字表明了诗人的用心。“欲解先贤命意长”,先贤的意思深奥难懂,需要我们去理解,而理解先贤的命意,需要时间,因此“欲解”、“长”两字表现出了诗人对先贤学问的敬仰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执着精神。“经史预分知善恶”“诗吟自辨性情良”,在古代,“经史”即指经书和历史典籍,古人认为这些书籍中包含了善恶的道理,所以“经史预分知善恶”。而“诗吟自辨性情良”,则是指诗人通过自己吟诵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性情。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仅喜欢读书、研究经典,而且善于从经典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高洁的品格。
【答案】
(译文)
寒冬时节我拿着蜡烛游玩,是因为想要解开先人的深奥意思。经史典籍预先分出了善与恶,诗吟能够辨别出人
的性情是善良还是邪恶。
赏析:①首句中的“秉”,“秉烛”为使动用法,意为手持;秉烛夜游表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学习。②第二句的“先
贤”,指的是先代的圣贤之人。③第三句中的“预分”,是提前划分的意思,这里的“预分”并非是预先分出,而是说先
贤的思想已经分出了善恶的道理。④第四句中的“自辨”,是说自己分辨、辨别,这里的“自辨”是诗人自己辨别自己的心志情
感。⑤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先贤学问的敬仰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对自身品德修为的严格要求。
(注释)
①秉:持,拿着。②先贤:先代的贤人。③预分:预先划分。④自辨:自己分辨、辨别。
(译文)
冬天寒冷的夜晚我手拿蜡烛游玩,是因为想要解开先人的深奥意义。经书典籍预先划分出善恶,诗篇吟咏
可以辨别人性的良否。
赏析:①首句中的“秉”,“秉烛”为使动用法,意为手持;秉烛夜游表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学习。②第二句的“先
贤”,这里的“先贤”指的是先代的圣贤之人。③第三句中的“预分”,是提前划分的意思,这里的“预分”并非是预先分
出,而是说先人的思想和见解已经分出了善恶的道理。④第四句中的“自辨”,是说自己分辨、辨别,这里的“自辨”是
诗人自己辨别自己的心志情感。⑤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先贤学问的敬仰和追求,也表现了他对自身品德修为的严格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