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
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
每当夕阳西下,君王思念百姓的生活。南亩三时愿不违:希望农时能严格遵守,保证粮食丰收。
诗句逐句释义:
每当旰食念民依:每当太阳西斜,君王就开始思念百姓的安康生活。“旰食”指的是日暮时分才开始用餐,比喻处理政务的辛劳和繁忙。“念民依”表示挂念民众的生活状态。
南亩三时愿不违:在南边的田野上,三季的耕种希望能够严格遵守,确保不违农时。这里的“南亩”泛指农田,“三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农事活动,“愿不违”表达了对遵守农时的重视。
已见深耕还易耨:已经看到农民深耕的土地,接下来是除草的工作。“深耕”指耕作深度加大,以促进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还易耨”则意味着除草工作也要跟上,确保土地充分准备迎接作物的生长。
绿蓑青笠雨霏霏:农民们戴着绿色的蓑衣,戴着青色的斗笠,在雨中劳作,场景十分艰苦但充满生活气息。“绿蓑青笠”形容农民简陋的雨具,而“雨霏霏”描绘了细雨纷纷的情景。
译文:
每当太阳西坠,皇帝就思考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南方广阔的田地里,我们期望每个季节都能按照规矩耕种,不耽误农事。看到农民已经深翻土地,现在又忙于除去田间杂草。他们顶着小雨继续辛勤劳作,尽管条件艰苦,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坚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一幕。诗中不仅描述了农民在特定时段的劳作情况,也反映了统治者对民生的关注。这种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运作方式及其与自然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