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金焦十一年,依稀寒暑递推迁。
此君有意虚心待,叹我徒劳幽思牵。
雁逐西风何处问,云回北地竟谁传。
翠筠晚节饶苍箨,远寄宸章梵宇前。

诗句解析:

  1. “久别金焦十一年” - 这句诗描述了与扬州(金、焦)的长时间分别。金焦可能是指扬州的两个著名景点,金山和焦山。这里的“金焦”很可能指的是这两个地点。”十一年”指的是诗人离开或到达这里已过去的时间。
  2. “依稀寒暑递推迁” - 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变迁,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熟悉程度正在逐渐减少。”寒暑”可能表示季节的变化,”推迁”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在不断变化。
  3. “此君有意虚心待” - 这里“此君”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或对象,而“虚心待”则表示这个对象或人物表现出谦逊和等待的态度。
  4. “叹我徒劳幽思牵” - “幽思”指的是深沉的思考,“叹”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叹息的情感。”徒劳”表明这些思考并没有带来期待中的结果。
  5. “雁逐西风何处问” - 这句话描述了大雁随着秋季西风的迁徙,诗人试图询问它们的去向,但无法得知。
  6. “云回北地竟谁传” - 同样,这句话也是关于云的移动以及它如何被传播的疑问。”北地”可能指的是北方地区,”竞谁传”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困惑和寻求解答。
  7. “翠筠晚节饶苍箨” - 这句诗赞美了晚秋时节竹子的美态,特别是竹杆上的青翠部分(筠),和那些自然脱落的外壳(苍箨)。这里的“晚节”可能意味着竹子在晚年仍然保持着它的优雅和坚韧。
  8. “远寄宸章梵宇前” - 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愿望,即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宸章”)献给(“远寄”)某处(“梵宇前”),可能是寺庙或佛塔。这里的“宸章”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文稿。

译文:

在扬州天宁寺的竹林里,我度过了长达十一年的时光。时间仿佛是按照季节的更迭来推移的。你以谦虚的姿态等待着我,而我徒劳地陷入了深思之中。我在西风中追逐飞过的大雁,想要找到它们的方向,却无法知晓它们的去向。我试图理解云的移动方式,但似乎没有人知道答案。我赞美了那棵晚季依然保持青翠,自然脱落的竹竿。最后,我渴望将我的作品献给远方的一座寺庙,希望能够在那里得到认可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对扬州天宁寺竹林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四季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大雁、云和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诗歌的形式,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