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读杜诗解,纷纷议论多。
遇时非泰运,行道至蹉跎。
托迹山林趣,披怀水石歌。
千年赋比兴,后世岂能过。

【诗句释义】

  1. 赋得山林引兴长:此诗以“山林”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2. 曾读杜诗解:指作者曾经读过杜甫的诗歌作品,并对其进行研究解读。
  3. 纷纷议论多:形容人们对此事的争论不休、意见不一。
  4. 遇时非泰运:意思是说在合适的时机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顺利发展;这里比喻遇到好的机会并不等于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5. 行道至蹉跎: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或过于急功近利而导致失败。
  6. 托迹山林趣:意指寄托自己的志向于山林之中,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7. 披怀水石歌:形容诗人在面对大自然美景时心情舒畅,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
  8. 千年赋比兴:指古代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9. 后世岂能过:表示后人难以超越前人的成就。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以山林为主题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中写道,曾经深入研究过杜甫的诗歌作品,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解读和思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有时甚至感到迷茫和困惑。尽管如此,作者仍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继续前行。他将自己的志向寄托在山林之中,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同时,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他也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最后,诗人感叹地说,千年来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后人要想超越前人的成就,也是极为困难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中的美丽景色,以及他在其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希望人们能够更加注重环保与保护自然资源。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