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三十年,生尔何为,合与沙虫同朽质;
凄清五千首,斯人不死,长留天地作秋声。
诗句释义:
- “潦倒三十年”:形容诗人长期处于失意、颓废的状态。
- “生尔何为”:问你为什么活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质疑。
- “合与沙虫同朽质”:比喻人的生命如同沙子一样短暂,无法改变。
- “凄清五千首”:形容作品数量之多,情感之深,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 “斯人不死”:指黄景仁虽已去世,但其精神永存。
- “长留天地作秋声”:将黄景仁的作品比作秋天的声音,赞美其不朽的艺术成就。
译文:
我一生漂泊不安定,为何而生?难道要像沙虫一般腐朽;
你的诗篇凄清又哀婉,你虽然已死,但你的精神却永远留在这世界;
你的名字和诗篇将永垂不朽,成为秋天的风声。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写给他的好友杨昌浚(字兰皋)的挽联。黄景仁在清朝中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曾在仕途上屡遭挫折,后来因政治斗争被贬至边疆。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困惑和对友人的深情怀念。
“潦倒三十年,生尔何为,合与沙虫同朽质。”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飘泊不定,感到迷茫和失落。这里用“沙虫同朽质”来比喻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都如沙粒般易消逝,表达了对无常人生的感慨。
“凄清五千首,斯人不死,长留天地作秋声。”诗人提到黄景仁创作了大量诗歌,即使他已经去世,这些作品仍然流传下来,成为永恒的存在。这里用“秋声”象征黄景仁的诗歌,表示这些作品如同秋天的声音,永远回响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黄景仁诗歌价值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