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
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
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
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
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
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
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
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
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
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
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
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
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
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
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
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
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
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
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己亥(1879)年春、夏在福建平潭县的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时所作,共八十六字。诗中描绘了当时清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妥协退让政策和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和对民族英雄们的崇敬之意。

诗句释义如下:

  • 莲花峰头望帝舟:在莲花峰上眺望着帝舟,象征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双忠祠前吟古愁:在双忠祠前吟咏古代的忧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 日星河岳浩然气:形容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象征国家的尊严和力量。
  • 大笔更向蚝墩留:表示将大笔的豪情壮志留在蚝墩这个地方,象征着对祖国的忠诚和坚守。
  • 里人敬忠宝遗字:当地人敬仰那些忠诚之士的遗言。
  • 未入南中金石志:没有进入南方的金石志中。
  • 我来下马读残碑:我来到这里,停下来阅读残缺的碑文。
  • 吊古茫茫满襟泪:为古事而感到悲伤,泪水盈满衣襟。
  • 三闽四广何苍黄:福建省、广东省等地方遭受战乱之苦,形势混乱。
  • 胡尘上掩天无光:胡尘(指战争)遮蔽了天空,使得天空失去光彩。
  • 力支残局赖丞相:依靠丞相的力量支撑残破的局面。
  • 间关万里来潮阳:经历了漫长的旅程,来到了潮阳这个地方。
  • 双髻峰高练江曲:描述山峰高耸,江曲曲折。
  • 长桥小市驻行柅:长桥和市场成为了军队驻扎的地方。
  • 破碎河山小补完:虽然国家山河破碎,但已经尽力弥补。
  • 警枕中宵睡初熟:警惕地睡觉,梦中初醒时感到安心。
  • 于时人心方翕然:在当时,人们的心情正朝着一致的方向。
  • 盗魁擒馘尸军前:抓住了贼首,将其斩首示众。
  • 四方响应大和会:四方响应,形成合力。
  • 祥兴天子平胡年:吉祥的天子平定了叛乱。
  • 里改今名定斯义:地名得以更名,以纪念这一事件。
  • 岂为南中好天气!:难道只是为了享受南方的好天气吗?
  • 幕府流离半死生:幕府中的官员流离失所,生活艰难。
  • 可惜无人述公意:可惜没有人能够传达出您的心意。
  • 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选择了一个千秋不朽的名镇作为纪念,将军凤叔留下了名字。
  • 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那时您赤手空拳地扶起了天意,发誓要让国家不再受到东南的威胁。
  • 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五坡岭边传来了战鼓之声,表示丞相已经离开了北方。
  • 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废墟之中还藏匿着曾经痛哭的人们,这个县城原本就有许多英勇无畏的人。
  • 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请问是谁在东山建造了丞相祠,仿佛看到了您当年的英风。
  • 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用手中的酒祭奠睢阳守卫者,口中吟诵着杜陵乡间老人的诗篇。
  • 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祝愿残破的国土能够获得和平与幸福,自己亲自为这个地方绘制了这幅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