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芙蓉国,斜阳燕子家。
青衫封敝簏,红烛赏残花。
历劫多情在,寻春故约差。
壶芦墩畔月,冷照旧琵琶。

寄怀谢四颂丞(其三)清光绪二十五年秋,诗人丘逢甲于台湾台中赋诗,怀念友人,感慨时事。此诗以芙蓉、燕子等意象,描绘晚秋景色,抒发对旧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秋水芙蓉国,斜阳燕子家。
青衫封敝簏,红烛赏残花。

历劫多情在,寻春故约差。
壶芦墩畔月,冷照旧琵琶。

注释:

  1. 芙蓉:荷花的一种,常在秋季盛开,此处借指秋天。
  2. 燕子:常用来象征家庭或亲人,此处可能指朋友或故居。
  3. 青衫:古代文人常穿的青色衣服,此处指自己的衣着。
  4. 敝簏:破旧的箱子,形容物品陈旧不堪。
  5. 红烛:点燃的红色蜡烛,此处用于营造氛围。
  6. 历劫多情在:经历过许多磨难仍保持深情。
  7. 故约:过去的约定,此处指过去的友谊或往事。
  8. 壶芦墩畔月:壶芦墩是一处地名,此处泛指夜晚的景物。
  9. 冷照旧琵琶:形容旧物虽已陈旧但依旧存在,此处比喻友情虽淡但仍存。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秋傍晚的场景,诗人以芙蓉和燕子为意象,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诗句“青衫封敝簏,红烛赏残花”,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节俭与深情,也反映了他对逝去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友情和历史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