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胚作砚墨朦胧,烟雾和来泥上镕。
铁石磨穿为废弃,悔教铜雀代耕农。

【注释】

瓦胚:用泥土做成的瓦。

泥上镕:融于泥中。

铁石:指砚台。

铜雀:即铜雀台,建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是曹操所造的一座豪华宫殿。

【赏析】

此诗以“砖”为题,咏物抒怀,借砚喻人。前四句写瓦胚作砚墨色朦胧,烟灰和入泥土溶化为砚油,经磨砺成为废品,而铜雀台取代耕农的富贵生活,令人悔恨。后四句则抒发诗人对这种荣华富贵生活的厌恶,对勤劳耕耘者的同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一块瓦胚作的砚,墨色模糊,烟灰和入泥中。经过磨砺,砚成了废品,铜雀台取代耕农的富贵生活,令人后悔。这四句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这个小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荣华富贵生活的厌恶,对勤劳耕耘者的同情。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具有很高的价值。

诗的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这种荣华富贵生活的厌恶,对勤劳耕耘者的同情。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典故——铜雀台。铜雀台是曹操所建的大型宫殿,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据《三国志》记载,曹操曾在这里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四方宾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豪华宫殿逐渐荒废,成为了一片废墟。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繁华景象的厌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勤劳耕作者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砖砚的描写,引发了对荣华富贵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勤劳耕耘者的尊重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形式上,诗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在内容上,诗歌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