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事事想安然,捣土为炉爇作烟。
被底不愁魂未贴,长宵抵足任高眠。
【注释】
百苦吟:唐李商隐诗《百苦吟》有“百苦”之题,故称。百苦吟:即《百苦吟》,是李商隐的诗篇,写百苦之事,多以悲苦之境抒发其忧国伤时之情,此诗亦然。
泥炉:指在地炉上烤火取暖的土制炉灶。
【赏析】
《和百苦吟原韵 其四十七 泥炉》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泥炉”为题,表达了对生活的一种淡泊、超然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内敛,语言简练而含蓄,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远的人格理想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泥炉”并非真正的土制炉灶,而是诗人想象中的一种象征,象征着简朴、平凡而不失温馨的生活。
首联“老来事事想安然,捣土为炉爇作烟。”诗人用“泥炉”比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平淡、宁静、安详。这种心态源于他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定位。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欲望所困扰,而忘记了生活的本质。然而,李商隐身为一个普通人,却有着不同的眼光和境界。他用泥土制作了一个炉子,用来烘烤着生活中的烟火气。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多的奢华和繁复,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和温暖的家庭氛围。这样的生活虽然平淡无奇,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情趣。
颔联“被底不愁魂未贴,长宵抵足任高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泥炉”的形象。在这个简陋的小房间里,他可以毫无顾忌地躺下休息。这里的“被底”指的是床上铺的被子,而“抵足”则是指脚尖接触床板的动作。诗人通过这个动作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于舒适和安逸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并不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在这种状态下,他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尾联“泥人岂解笑春风?只恐夜寒添酒醒。”最后一句“只恐夜寒添酒醒”,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与大自然的景象相联系。这里的“泥人”指的是自己的形象,而“春风”则是指自然界中的温暖气息。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泥炉”为引子,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简单、平淡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正是诗人追求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