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宵无寐枕空安,辗转单衾归梦难。
唱彻鸡声天欲曙,晓星落落望更残。
【注释】昧旦:黎明。
【译文】早晨起来,枕席空空,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归梦难圆。唱到鸡叫天快亮,星星稀疏,夜已将尽。
【赏析】此诗写一觉醒来,枕席空空而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点出时间是黎明时分,次句写自己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三、四两句以鸡鸣和星落作结,暗示诗人在黎明时分起床,又不得不起身去工作了。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中宵无寐枕空安,辗转单衾归梦难。
唱彻鸡声天欲曙,晓星落落望更残。
【注释】昧旦:黎明。
【译文】早晨起来,枕席空空,难以入睡,辗转反侧,归梦难圆。唱到鸡叫天快亮,星星稀疏,夜已将尽。
【赏析】此诗写一觉醒来,枕席空空而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点出时间是黎明时分,次句写自己辗转反侧、无法成眠。三、四两句以鸡鸣和星落作结,暗示诗人在黎明时分起床,又不得不起身去工作了。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注释】 淋霪:久雨连绵不断。 东阁报公孙:泛指为官者。公孙,指公卿大夫的子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百苦吟原韵中的第二首《瘴雨》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间,对仗工稳,音律和谐。 “淋霪瘴雨势倾盆”,写诗人所居之地,时值久雨,滂沱而下。“瘴雨”是岭南地区的特有名词,指因热带多湿气候而产生的瘴气所致的雨,即瘴疟之病的由来。“势倾盆”,形容雨势之大;“无多热气存”,表明雨后空气清新凉爽。两句中
和百苦吟原韵其十六蓬首: 诗句释义与翻译 赏析与注释 1. 诗句原文 老去空惊两鬓丝, 萧萧对镜漫披离。 婆娑犹足高千丈, 长叹中宵恨自知。 2. 词语解释 - 两鬓丝: “两鬓”指的是人的年龄特征,通常指人的两侧头发逐渐变白的部分。“丝”在这里形容白发如丝般密集,形象描绘了年老体衰之态。 - 萧萧对镜漫披离: “萧萧”形容风声,常用以比喻人的哀伤或孤独之感。“对镜”则是指对着镜子
挥汗成浆三伏期,阴房偏受热风吹。 如炉长日从销铄,一片冰心觉自宜。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炎热的三伏天,汗水滴落就像泥浆一样。房间内因为长时间受到高温的影响,变得异常闷热。太阳如同火炉般炽烈,让人感觉像是被熔化了一般。但是,我的内心却像冰雪一般清澈、坚定,这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满足。 诗句“如炉长日从销铄”中的“销铄”意味着熔化、消融之意,描绘出高温带来的强烈热感
和百苦吟原韵 其八 泥泞 著屐东山座上红,游踪今试雨泥中。 喜来屐齿何妨折,双足强为亡是公。 注释: - 著屐(zhù jī):穿上木屐。 - 东山:地名,代指诗人所在的东山。 - 红:指木屐上的花纹或颜色。 - 雨泥中:形容行走在泥泞的路面。 - 亡是公:即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以其思想超脱世俗而知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泥泞中的行走场景进行描绘
梅雨三山瘴雾天,阴晴气候苦相连。 梅雨时节在三山地区笼罩着浓厚的瘴气,天气阴沉多雨,天气晴好时又常伴有湿气。 烂衣一束供高枕,泪落残更透破毡。 用烂布缝制的衣服做成枕头,夜深人静时,泪水滴落打湿了破旧的草垫。 注释: 1. 梅雨三山瘴雾天:梅雨是指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细雨,而“三山”泛指杭州及其附近的山区。瘴雾指的是湿热的瘴气。 2. 阴晴气候苦相连:意思是阴雨天气和晴朗天气交替出现
诗句释义: 白日经旬长自扃,抬头不放晓天青。何时一破重围怨,海国全消毒雾冥。 译文: 白日经旬长自扃,抬头不放晓天青。何时一破重围怨,海国全消毒雾冥。 赏析: 此诗描绘了连阴带来的天气变化,从白日的漫长封闭到清晨的天空明亮。表达了对连阴天气带来的变化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滕六: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天南:指南方。祸胎:灾祸的根子。争战:指战争。 【赏析】这首诗是元稹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写的,当时他因“牛李党争”而受到排挤、打击,心情十分抑郁。诗中以“冻雪”喻指政治上的斗争和灾难。 开头两句说,南方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灾害频繁,人们无法预测;国家的政治形势也不稳定,各种矛盾交织纷起,使社会充满了不安全感。这两句是写景,也是借景抒情
飓风 泽国秋高信海风,年年飘忽吐龙宫。 风神若解怜忠义,吹尽寒灰历劫中。 注释: 飓风:此处指台风。泽国:泛指海边的城市或地区。信:相信,以为。年年:每年、每时每刻。龙宫:神话中的龙宫,这里比喻海底的宫殿。风神:即风神,指风神崇拜。怜:同情、怜悯。忠义:忠心耿耿,讲义气。寒灰:冷灰,指已化为灰烬的事物。历劫中:在劫难逃中。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赞飓风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昏黑 夜偏油火昼偏昏,毒雾凄凄断客魂。 生死由来同梦觉,自怜栖息逊鸡豚。 注释: 1. 昏黑:形容夜晚或白天的昏暗不明。 2. 夜偏油火昼偏昏:夜晚的光线比白天更暗,可能是因为夜晚的气温较低,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使得光线无法充分散射和反射。 3. 毒雾凄凄断客魂:形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感到恐惧和不安的有毒气体,使人们感到心神不宁
《和百苦吟原韵·其二十五邻哭》是清代诗人王龙光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以及对家乡的怀念。下面将逐句解读此诗: 1. 闽海心伤刀戟场:这句诗描绘了闽海地区因战争而变得荒凉的场景。闽海即今天的福建省沿海地区,这里的海域因为战争而变得不再宁静,而是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与血腥。"心伤"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深痛楚,他对这片土地的失去感到心痛。 2. 家啼巷哭尽离亡
注释:灯光明灭,映照在半黄的墙壁上,五更的余烬仍然照亮着颓败的墙。独自一人感叹短夜没有归梦,泪水擦尽,天还未亮。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灯的诗,通过描写灯光与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瞭灯"二字,既指明亮的灯火,也暗指诗人自己内心的光明。诗人以灯光为引子,引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领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屋漏 沈沈秋夜雨长悬,湿尽衣单和泪穿。 暗室镜临形影对,尽教点滴到床边。 注释: 屋漏:诗名。 沈沈:形容雨声。 湿尽衣单:衣服都被雨水淋湿了。 和泪穿:泪水已经流干。 暗室镜临:指在黑暗中对着镜子。 形影对:影子与自己相对。 尽教:竟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着窗外的秋雨,不禁感叹自己的孤单和无助。他坐在屋内,看着窗外的秋雨,听着滴滴答答的声音,心中不免涌起一股寂寞和孤独的感觉
【注释】 和:应和、模仿。 百苦吟:指《百苦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诗。原韵:即原作,指白居易的《百苦吟》。湿地:沼泽地。 骤断魂:突然让人心力交瘁。 满腔悲愤土泥温:满腹悲伤愤怒之气,如同泥土一样温暖。 谁云正气堪埋灭:谁说正直的气节可以泯灭消失。 彻夜雷霆天意存:彻夜的雷声象征着天意,暗示着正义的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正直和正义的坚持与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昏黑 夜偏油火昼偏昏,毒雾凄凄断客魂。 生死由来同梦觉,自怜栖息逊鸡豚。 注释: 1. 昏黑:形容夜晚或白天的昏暗不明。 2. 夜偏油火昼偏昏:夜晚的光线比白天更暗,可能是因为夜晚的气温较低,导致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使得光线无法充分散射和反射。 3. 毒雾凄凄断客魂:形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感到恐惧和不安的有毒气体,使人们感到心神不宁
和百苦吟原韵 其八 泥泞 著屐东山座上红,游踪今试雨泥中。 喜来屐齿何妨折,双足强为亡是公。 注释: - 著屐(zhù jī):穿上木屐。 - 东山:地名,代指诗人所在的东山。 - 红:指木屐上的花纹或颜色。 - 雨泥中:形容行走在泥泞的路面。 - 亡是公:即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以其思想超脱世俗而知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泥泞中的行走场景进行描绘
梅雨三山瘴雾天,阴晴气候苦相连。 梅雨时节在三山地区笼罩着浓厚的瘴气,天气阴沉多雨,天气晴好时又常伴有湿气。 烂衣一束供高枕,泪落残更透破毡。 用烂布缝制的衣服做成枕头,夜深人静时,泪水滴落打湿了破旧的草垫。 注释: 1. 梅雨三山瘴雾天:梅雨是指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细雨,而“三山”泛指杭州及其附近的山区。瘴雾指的是湿热的瘴气。 2. 阴晴气候苦相连:意思是阴雨天气和晴朗天气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