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春藏画槛边,酒醒人困絮飞天。
生怜南国桃花涨,惯系东风鸭嘴船。
绣箔吹香邀燕舞,钿筝弹怨恼莺眠。
板桥斜日依稀是,小别婵娟又一年。
和张渔山忆秦淮春柳
多半春藏画槛边,酒醒人困絮飞天。
生怜南国桃花涨,惯系东风鸭嘴船。
绣箔吹香邀燕舞,钿筝弹怨恼莺眠。
板桥斜日依稀是,小别婵娟又一年。
译文:
在画栏边的春景中寻找春天的踪迹,酒后醒来,感觉疲惫,仿佛被飘飞的柳絮包围。我特别喜爱南方的桃花盛开的景象,因为经常有东风轻拂着的小船驶过。春天的气息透过绣花窗纱,引诱着燕子翩翩起舞;而那弹奏着哀怨曲子的筝声,也使得莺鸟们烦躁不安地鸣叫着。夕阳斜照下的板桥,依稀可见,我们刚刚分别,转眼又是一年。
注释:
- 画槛边:指画有栏杆的地方,形容风景优美之处。
- 生怜南国桃花涨:对南方桃花盛开的景象感到喜爱。生怜,对……的喜爱。
- 惯系东风鸭嘴船:经常有东风轻轻吹过,使得小船像鸭子一样游动。
- 绣箔:指精美的刺绣窗纱。
- 钿筝:用金饰装饰的筝。
- 小别婵娟:离别时依依不舍。这里“婵娟”借指妻子或爱人,表达出作者对妻子或爱人的深深眷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春天美景和与妻子别离之情的小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细腻,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亲人的深深眷恋。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爱情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