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乘轺出井陉,今朝策蹇返江宁。
须沾巴雪添新白,鬓点吴霜失旧青。
旅梦都迷南北路,归程细数短长亭。
从今不复看除目,手把神农《耒耜经》。
【注释】:
1、去岁乘轺出井陉:去岁,去年。乘轺,骑马出行。井陉,古县名,在今河北省西部。
2、今朝策蹇返江宁:今朝,今天。策蹇,步行。江宁,地名,即南京,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3、巴雪添新白:巴山的雪增加了白色的新色。
4、鬓点吴霜失旧青:鬓,指头发。吴霜,泛指白发。失旧青,失去了原来的青色。
5、旅梦都迷南北路:旅梦,指游历中的梦。都迷,全迷失。南北路,比喻旅途中南北方向的路。
6、归程细数短长亭:归程,回家的旅程。短长亭,指路途中的亭障。
7、从今不复看除目:复,又。除目,官名,古代一种官吏的名位。看除目,看到这个官职,意味着已经担任了此职。
8、手把神农《耒耜经》:神农,传说中的农业神,也指中国古代农业的开创者炎帝。耒耜,古代耕作用的农具。《耒耜经》为神农所著关于耕种方法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李商隐在唐代大中五年(851年)离开长安前往四川时写给朋友梅谷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离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意。
“去岁乘轺出井陉,今朝策蹇返江宁。”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去年乘坐马车离开长安,今年则步行返回江宁的情景。”去岁”与”今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须沾巴雪添新白,鬓点吴霜失旧青。”这两句则描绘了他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以及自己的变化。”巴雪”和”吴霜”都是形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词语,”须沾”和”鬓点”则是动词,表示自然景物的影响和人物的变化。”新白”和”旧青”则分别代表了新的发白和新的人生经历。
“旅梦都迷南北路,归程细数短长亭。”这两句则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对家乡的思念。”旅梦”和”归程”都是描述他的行程的词语,”都迷”和”细数”则表现了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未来的期望。
“从今不复看除目,手把神农《耒耜经》。”这两句则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从今”和”不复看除目”都是表达他的决心和态度;而”手把神农《耒耜经》”则表现了他的责任和担当。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种种景象和个人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忠诚。同时,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