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色斜阳下,来过古瓦官。
勇如骠骑少,痴似虎头难。
梵响流空寂,松声覆殿寒。
逍遥能解否,试问道林看。
【注释】
- 瓦官寺:位于今南京市,是南朝梁代所建的佛教寺庙。因南朝梁武帝萧衍在寺中大建佛塔,故又称佛塔寺。
- 骠骑少:骠骑将军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曾任隋文帝杨坚的骠骑将军(即骠姚将军),所以称骠骑将军为骠骑少。
- 虎头难:虎头将军贺若敦,字子华,是贺若敦的儿子,也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他曾担任虎贲郎将,所以称“痴似虎头难”。
- 梵响:佛教的梵声,指寺庙中的钟鼓之音。
- 松声:寺庙中的古松发出的声响。
- 逍遥:闲适自在的样子。
- 解否:理解与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古瓦官寺的赞美。首联写景,颔联咏人,颈联写物,尾联写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前四句描写瓦官寺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首句“江色斜阳下”,描绘了瓦官寺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次句“来过古瓦官”,则点明了瓦官寺的历史地位;第三句“勇如骠骑少”,以骠骑将军杨素来比喻瓦官寺,表达了诗人对瓦官寺的敬仰之情;第四句“痴似虎头难”,则用“虎头将军”贺若敦来比喻瓦官寺中的僧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瓦官寺的喜爱之情。
后四句则是诗人对瓦官寺的情感抒发。第五句“梵响流空寂”,以梵声来描绘寺庙的寂静氛围;第六句“松声覆殿寒”,则以寺庙中古松的声音来衬托出瓦官寺的清幽;第七句“逍遥能解否”,提出了一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对瓦官寺的疑惑之情;最后一联“试问道林看”,则以道林僧尼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瓦官寺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