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江村外,溪沙失旧痕。
夕阳来灌口,秋水下彭门。
清吹临风缓,神鸦得食喧。
百花潭上好,新月破黄昏。

【注释】

金方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任成都尹(成都府的长官),因号金方伯。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面,有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遗迹,是成都名胜之一。

灌口:今四川广汉西北,与彭门相近。神鸦:即白鹭。《诗经·小雅·斯干》:“如鸣佩玉,不令自白。如鸣佩玉,承容止之。”朱熹集传:“言白鸟鸣叫,犹如佩玉声,其音和顺而清美。”

百花潭:在成都西门外,相传为汉代文翁开凿,后以种花为业者甚多,故名。新月:一弯明月初上天空。

破黄昏:见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诗句:“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罢官回成都后的一段时间里。当时诗人已年老体衰,但仍壮心不已,常到浣花溪游玩,并写下了许多诗篇。这首七律便是他在游浣花溪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清新明快,富有情趣。首联写诗人解缆出航,来到浣花溪边。颔联写浣花溪流经灌口,然后流入彭门,水流平缓,秋色迷人。颈联写夕阳西下时,清风徐来,白鹭飞翔,群鸥齐飞,一派和谐景象。尾联写浣花溪畔的百花潭上美景如画,一轮明月升起,把整个山谷都照亮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