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南浦地,险阻控三巴。
恶少仍雕面,通侯各建牙。
何人饲豺虎,吾道一龙蛇。
鼓角寒城暮,江流卷白沙。

【注释】

  1. 千秋:指时间久远。南浦:古称长江入洞庭湖处的江口。
  2. 险阻控三巴:三巴,即今四川、云南、湖南一带。
  3. 恶少仍雕面:形容那些凶顽的小人。雕面,形容其面容凶狠。
  4. 通侯各建牙:指古代的封爵制度中,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标志。
  5. 豺虎:比喻凶恶的人。此处借“豺”字暗指凶恶之人。
  6. 吾道一龙蛇:指自己的主张与行为如同蛟龙和蛇一样,充满变化和力量。
  7. 鼓角寒城暮,江流卷白沙:形容战地气氛寒冷,战鼓声声,江水滔滔,泥沙被水流冲走。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首句“千秋南浦地,险阻控三巴。”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恐惧。接着,“恶少仍雕面,通侯各建牙。”揭示了战争中人性的丑恶,以及权力的争夺。

第三四句“何人饲豺虎,吾道一龙蛇。”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强者并不是那些外表威猛的人,而是内心强大、具有智慧和勇气的人。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鼓角寒城暮,江流卷白沙。”则通过描绘战争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对战争的描绘。战鼓的声音在寒冷的晚上显得更加凄凉,江水的流动带走了泥沙,也带走了许多战士的生命。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详细描绘,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