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仁讫海外君臣,使畏易、使敬难,看图像遐邦,方知上国名臣,不负九重简畀;
过化谢汾阳世业,立学先、立功后,抚等身浩卷,始识中朝元老,更留千古文章。
【注释】
郭嵩焘(1818—1890),字伯琛,一字景云,湖南善化县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道光二十一年中举,次年登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官、礼部主事等职。光绪六年以御史身份赴广东查办矿务,旋因与李鸿章意见冲突而被免职,旋任两广总督,后升湖广总督。十年冬离广州北上,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城。有政论《请开议局疏》《条陈时政疏》等。诗词有《养亲堂诗存》。联语:“使畏易”、“使敬难”,意即郭嵩焘为外国君主所惧而“使人畏易”,但自己“使敬难”而名重于世。“过化谢汾阳世业”,指郭嵩焘曾祖父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立学先、立功后”,指郭嵩焘在湖南巡抚任上兴办学校,提倡实业。“抚等身浩卷”,指郭嵩焘的诗文著作等身(一尺见方的书册为一身,比喻数量极多)。“更留千古文章”,意谓郭嵩焘的诗文著述将永留后世。
【赏析】
这首诗是郭嵩焘为纪念其祖父郭子仪的诞辰而作,赞颂了郭氏家族世代忠贞爱国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功绩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高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