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修未到出山来,花雨缤纷扫不开。
诸葛也知多道气,刘伶到底是仙才。
吹萧应悔骑黄鹤,种玉于今付绿梅。
世味尘缘都悟澈,乘槎及早返蓬莱。
【注释】
梁溪:即吴江,今属江苏省。
功修未到出山来,花雨缤纷扫不开。
功修未到:功未修成,尚未得到功名。
出山来:指隐居出来做官。
花雨:指纷纷扬扬的柳絮。
吹萧应悔骑黄鹤,种玉于今付绿梅。
吹萧应悔:指诸葛亮(孔明)曾想乘黄鹤而去,但最终还是没有离开。
种玉于今:指刘伶(刘阮),他们曾经在一棵大树下种植了许多美玉,后来被风吹走。
【译文】
我在梁溪隐居了五年,今年甲申冬又因事情重游,追思往昔不禁感慨系之,于是赋三章诗以记之 其三 (乙丑)。
功修未到出山来,花雨缤纷扫不开。
诸葛也知多道气,刘伶到底是仙才。
吹萧应悔骑黄鹤,种玉于今付绿梅。
世味尘缘都悟澈,乘槎及早返蓬莱。
【赏析】
这是一首自咏之作,是作者隐居期间所作的诗之一。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悟与超然脱俗之情。
“功修未到出山来”,意谓自己功业尚未完成,故未出仕为官。“花雨缤纷扫不开”,写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无法摆脱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诸葛亦知多道气”,借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典故,赞美自己的才德。“刘伶毕竟是仙才”,则借晋朝酒仙刘伶的典故,表明自己有超凡脱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吹萧应悔骑黄鹤”,运用了《后汉书·逸民传》中张陵子孙避乱荆州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后悔之情。“种玉于今付绿梅”,则以汉代枚乘作赋《七发》中的寓言故事为引子,表明自己已经看破了世间一切,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
诗人用“乘槎及早返蓬莱”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早早离开人间,回到仙境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整首诗以自我抒情为主,通过对历史的典故和现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