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志于皋夔方召之俦,佥称翼励时雍,允无惭德;
受知在荣利勋名而外,惟有修能自惕,用答深恩。
【注】
皋、夔:都是传说中的帝王贤臣。召之俦:指召伯,即周代的邵公,他善于辅佐君王。佥:通“皆”。允无惭德:意谓自己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修:勤勉。自惕:自我警惕。用答深恩:意谓报答朝廷的厚恩。
【赏析】
这首诗是曾国藩写给好友郭嵩焘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表达了他对郭嵩焘的深厚友情及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全诗充满了对郭嵩焘才华和品德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合志于皋夔方召之俦,佥称翼励时雍,允无惭德”,意思是说曾国藩与皋、夔这样的贤臣为伍,大家都称赞他能够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他的品德是无可指责的。这里的皋、夔是指古代的贤臣,他们以辅助君主治理国家为己任,因此被称为“方召之俦”。
诗的第三句“受知在荣利勋名而外,惟有修能自惕,用答深恩”表示曾国藩在享受荣誉、利益、名声之外,更重视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以此来报答朝廷对他的厚恩。这里的荣利勋名指的是世俗的名利和成就,而修能自惕则强调了曾国藩的自我修养和自律。
诗的结尾部分“吾友汝诚不辱命乎?余所望于汝者,亦如此而已。”这句话是在问郭嵩焘是否能够不负所托,实现自己的期望。这里“余所望于汝者”指的是作者对自己的期望,也就是他希望郭嵩焘能够像皋、夔那样的贤臣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绘曾国藩的品德和才能,表达了对郭嵩焘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