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春寒睡易成,宵深陡觉敝裘轻。
西窗尽有凉秋意,卧听茅檐淅沥声。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唐诗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赏析技巧。
译文:春寒逼人,容易入睡,深夜醒来,觉得衣服轻薄了。西窗有凉秋的感觉,卧听茅檐淅沥的雨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恻恻春寒”,写出了春天寒冷的特点和诗人的感受。第二句中“陡觉敝裘轻”,“敝裘”代指破旧的衣服,“陡觉”是突然感到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寒逼人,易使人入睡,半夜醒来,发觉衣服变得轻薄,说明天气转暖了,诗人从睡梦中惊醒,感到了春暖花开。第三句“西窗尽有凉秋意”,点明了季节和时令。“凉”字既形容天气之凉,又暗示着秋天将至。第四句中的“卧听茅檐淅沥声”,则进一步写出了自己被窗外的秋雨所感染,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感触。“淅沥”是形容细碎的雨声,“茅檐”代指农家的房舍,“凉秋意”代指深秋季节。整首诗通过写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喜爱之情。
考点:识记并理解常用古诗文名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表现技巧.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答案】
示例:
第一句:“恻恻春寒”。写出了春天寒冷的特点和诗人的感受。
第二句:“陡觉敝裘轻。”意为,春寒逼人,易使人入睡,半夜醒来,发觉衣服变得轻薄。
第三句:“西窗尽有凉秋意。”点明了季节和时令。“凉”字既形容天气之凉,又暗示着秋天将至。
第四句:“卧听茅檐淅沥声。”则进一步写出了自己被窗外的秋雨所感染,从而产生了深深的感触。“淅沥”是形容细碎的雨声,“茅檐”代指农家的房舍,“凉秋意”代指深秋季节。
第五句:“茅檐”“淅沥声”。写出了诗人在秋风瑟瑟中感受到的凄冷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