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甫倚公,车同轨,书同文,从兹信使告成,亿万年中,纪患政发皇伊始;
我来自楚,南望衡,北望斗,忽报哲人萎去,五千里外,动长风广莫之悲。
【注释】
挽张百熙联
天甫倚公,车同轨,书同文,从兹信使告成,亿万年中,纪患政发皇伊始;
我来自楚,南望衡,北望斗,忽报哲人萎去,五千里外,动长风广莫之悲。
【赏析】
此诗是挽张百熙之作。张百熙(1809-1879),字孝先,号秩珊,广东南海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出身,曾出任过湖南巡抚、工部尚书等职,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
第一句“天甫倚公”,意为:上天保佑大人,您像天上的北斗一样高耸,您的车驾已经统一了全国各地的车轨和车辙,您的书法已经书写着全国的文字。这里用北斗星比喻张百熙的地位和作用,用统一的车轨、车辙来比喻全国统一的局面,用书写着全国文字来比喻推行新法。第二句“车同轨,书同文”是说:自从张百熙执政以来,全国的车轨已经统一,全国的文字也已经统一。这里把张百熙比作北斗星,把统一全国比作北斗星的光辉,把推行新法、统一全国比作北斗星的光芒普照大地。第三句“从兹信使告成”是说:从此,传递消息的信使可以顺利地完成任务。这句话表达了张百熙推行新法取得成功的喜悦心情。第四句“亿万年中,纪患政发皇伊始”是说:在亿万年的历史上,张百熙治理国家,开创了新的治世局面。这里把张百熙比作北斗星,把治理国家比作北斗星的光芒照耀大地。第五句“我来自楚,南望衡,北望斗”,是说:我从南方来,向南望去,可以看到衡山,向北望去,可以看到北斗。这里用衡山和北斗来指代张百熙所在的楚国和张百熙本人。第六句“忽报哲人萎去”是说:突然听说张百熙去世了,这位有才能的人已经离开我们而去。这里用“哲人”指代张百熙。第七句“五千里外,动长风广莫之悲”,是说:他在五千里之外去世,我听到这个噩耗,悲痛欲绝。这里用“广莫”指代张百熙。
整首诗以“天甫倚公”起兴,通过歌颂张百熙的治政之功,抒发作者对张百熙的崇敬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