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茫茫四望空,炊烟渐喜百家同。
地居漠北山南内,人在枫黄稻绿中。
鹅鸭一堂堪鬻子,牛羊漫野并滋酮。
莫嫌异俗非淳古,树里团栾即大蒙。
【译文】
四野茫茫一片白,炊烟袅袅升入空。
漠北山南皆我居,人在枫黄稻绿中。
鹅鸭一堂堪鬻子,牛羊漫野并滋酮。
莫嫌异俗非淳古,树里团栾即大蒙。
【注释】
- 二铺:地名。
- 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 炊烟:泛指炊烟。
- 地居:地方。
- 漠北:北方的沙漠地区。
- 山南:南方的山区地带。
- 枫黄:指秋天,因树叶变红,黄色如枫叶。
- 稻绿:指春天,因为稻谷在春季生长,颜色呈绿色。
- 鬻子:卖鹅、鸭等小动物以养家糊口。
- 滋酮:喂养牛羊的意思。
- 异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 淳古:纯朴古朴。
- 团栾:团聚。这里指和睦相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飞鸟茫茫四望空”,描绘了一幅空旷辽远的田野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用“四望空”来形容天空无边无际,仿佛鸟儿在其中自由翱翔。
诗人转向地面,看到“炊烟渐喜百家同”。这里的炊烟象征着人们的生活气息,而“百家同”则表示人们在同一片土地上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地居漠北山南内,人在枫黄稻绿中。”两句将地点与人物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他居住在沙漠与山区的交界处,生活在枫黄稻绿的美景之中,这使他倍感亲切和温馨。
后四句则转向家禽家畜,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景象:“鹅鸭一堂堪鬻子,牛羊漫野并滋酮。”诗人观察到鹅鸭、牛羊等各种家禽家畜都在各自的领地上活动,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莫嫌异俗非淳古,树里团栾即大蒙。”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表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各异,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纯朴古老的品质。而在树木丛生的自然环境中,人们和睦相处就像一家人一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整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