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
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诗名:《松树塘》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
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
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
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

注解:

  1. 天山月:描述夜晚的月亮,象征寂静和清冷。
  2. 寒光:月光如霜,照在身上感觉寒冷。
  3. 火风:指猛烈的风,可能象征着战争的残酷或天气的恶劣。
  4. 阴雪:天空中飘洒着雪花,可能意味着战乱中的和平景象或战后的宁静。
  5. 榆色:泛指秋天的颜色,这里可能指树木变黄的景象,表示时间的流逝。
  6. 松声:松林中风吹过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7. 古来征战骨:历史中无数战士的遗骨,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哀叹。
  8. 几人归:询问有多少人能从这样的战争中归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战争残酷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宁静画面。首句“一片天山月,寒光照铁衣”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和穿着铁甲的士兵形象,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孤独的氛围。第二句“火风时夜吼,阴雪每晴飞”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和平时刻的渴望。

第三、四句“榆色连千里,松声合四围”通过颜色和声音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个宽广而深远的背景,让人感到历史的沉淀和自然的宁静。最后两句“古来征战骨,此地几人归”更是点明了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悲哀,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松树塘》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战争场景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过去英勇牺牲者的缅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感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