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追随共一秋,东溟相聚又同舟。
怪君已在天池上,更欲乘槎何处游。

《题张司马七夕乘槎图·其一》是清代诗人范咸所作,诗中描绘了南省与东溟相聚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对天池上已有的怪君的疑问,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诗的第一句“南省追随共一秋,东溟相聚又同舟”,描述的是主人公与友人共同度过了一个秋天,他们一同在东溟相聚。这里的“南省”可能指的是中国的南方或者某个特定的省份,而“共一秋”则表明这段时间内他们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情。接下来的“怪君已在天池上,更欲乘槎何处游”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天池上已有的怪君的疑惑。这里的“天池上已有的怪君”可能是指传说中的织女星或其他天上的星辰,他们被认为居住在天池之上。主人公对于这些星星的存在感到好奇,并想知道它们是否真的存在,因此他想要继续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范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天文、宇宙、神话等元素的浓厚兴趣。他在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天文现象具象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意。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范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和探索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