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帆张五两风,笑谈间已出蛟宫。
两拳石束波争立,一隙门开天忽东。
云压鳌头蓬岛黑,日翻鱼眼柁楼红。
平生夷险经曾惯,要吐胸襟浩荡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首联:十丈帆张五两风,笑谈间已出蛟宫。
译文:船帆高张,顺风而行,一转眼之间就驶出了蛟龙宫殿的险地。
注释:蛟门:古称“蛟门关”或“蛟门滩”,是长江三峡最窄处,位于瞿塘峡出口,北起奉节白帝城,南至巫山十二峰,全长约8公里。
颔联:两拳石束波争立,一隙门开天忽东。
译文:江中的礁石像两拳一样把江水紧紧地束缚着,波浪与礁石争夺地盘;江面忽然开阔,天空仿佛一下子变得向东了。
注释:“一隙门”指瞿塘峡口,峡口狭窄如门缝。
颈联:云压鳌头蓬岛黑,日翻鱼眼柁楼红。
译文:云雾在瞿塘峡口上方弥漫,好像一只大鳖头被压得低垂着头,远处的蓬莱仙岛笼罩在一片黑色之中;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得江面上的鱼眼舵楼如同红色的花朵开放一般。
注释:“蓬岛”指的是传说中的三神山之一蓬莱、方丈、瀛洲,也泛指仙境。“鱼眼舵楼”是瞿塘峡中一座著名的古建筑。
尾联:平生夷险经曾惯,要吐胸襟浩荡中。
译文:我一生历经千难万险,这些都不是问题。如今我要吐出我的胸怀,让心胸更加宽广。
注释:夷、险:平坦、险阻。经:经历。
赏析:
诗作前半部分写舟行瞿塘峡之险,后半部写舟过瞿塘峡之乐。诗人以极其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瞿塘峡壮丽的图卷。
首联写舟行瞿塘峡之险。“十丈”“五两”,写船帆的高张,顺风而行,一转眼之间就驶出了瞿塘峡这个险地。这一句写出了瞿塘峡水势的汹涌,以及舟人驾船的艰难。“笑谈”二字则表明了舟人驾船的轻松和从容。
颔联写舟过瞿塘峡之乐。“两拳石束”、“一隙门开”,写瞿塘峡口狭窄,而江中又有许多礁石,使船难以驶出。然而,诗人却认为江中礁石犹如两拳紧紧束住江水,而江面又忽然开阔,天空仿佛一下子变得向东了。这两句写出了瞿塘峡水流湍急和峡谷口狭窄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颈联写瞿塘峡口的景象。“云压”,“天忽”,写云雾在瞿塘峡口上方弥漫,好像一只大鳖头被压得低垂着头,远处的蓬莱仙岛笼罩在一片黑色之中;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得江面上的鱼眼舵楼如同红色的花朵开放一般。这两句既写出了瞿塘峡口景色的壮观,又写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尾联写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诗人认为他一生历经千难万险,这些都不是问题。如今他要吐出他的胸怀,让心胸更加宽广。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答案】
《浪淘沙·其七》是南宋词人陆游的作品。此词上片先描绘出瞿塘峡的险峻和雄伟的气势。下片抒发词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表达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