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璟
【注释】 十月朔:农历十月初一。 会稽平阳寺:在今浙江绍兴市。 寒泉老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号摩诘居士。 隘八垓:形容人心胸宽广。 法社:指佛教的寺院。 蒿莱:荒草野地。 耶溪曲:耶溪水曲折流淌的地方。 委宛:曲折回旋的样子。 钟自:从寺院里传来。 万松阴:指寺院周围的万株松树的阴凉。 一雁影边来:大雁飞翔时的影子映在水面上,像一个人影在岸边走来。 水乳相投合: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首联:十丈帆张五两风,笑谈间已出蛟宫。 译文:船帆高张,顺风而行,一转眼之间就驶出了蛟龙宫殿的险地。 注释:蛟门:古称“蛟门关”或“蛟门滩”,是长江三峡最窄处,位于瞿塘峡出口,北起奉节白帝城,南至巫山十二峰,全长约8公里。 颔联:两拳石束波争立,一隙门开天忽东。 译文:江中的礁石像两拳一样把江水紧紧地束缚着,波浪与礁石争夺地盘;江面忽然开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诗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本题的考点是“炼句”。炼句,即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答题时既要注意有关键词语,又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注意“三闾”,指屈原。“重华”,指虞舜。“青辞”,指《楚辞》。“杜鹃”,传说为蜀山之神,又名杜宇。“斑竹”指湘妃竹,相传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吹箫泪洒成斑竹。 1.首联
译文: 在危难时刻,忠诚的将士们不惜一切地为国家付出。 厓山之战中,宋军几乎全军覆没,而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坚守至死。 柴市一役,南宋三位忠臣(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被俘后坚决不降,最终被处死。 棋局到了残局阶段,胜负已定,金国也承认了南宋的合法性。 黄金经过炼化后,品质更高,象征着南宋的珍贵和价值。 在海角的崇祠里,每年都会供奉香蘋,以示对三位忠臣的敬仰。 注释: - 播越无全业
一览楼 未放九峰舟,先登一览楼。 天清鹤孤唳,地尽海东流。 佛土由来净,神仙不易求。 松风和梵籁,涤荡客中愁。 注释: - 九峰舟:指从九峰山出发的船。 - 一览楼:一座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景色。 - 天清鹤孤唳:天空晴朗,一只孤独的鹤在唳叫。 - 地尽海东流:大地尽头是大海,海水向东流动。 - 佛土由来净:佛教的土地自古以来都是清净的。 - 神仙不易求:寻找神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判断正误,取舍并作出正确解释。 “伟长诗骨玉森森”,诗人称赞徐文虎的人品如玉质般晶莹,如诗骨般刚直不屈。颔联“入梦几人飞白凤,登台终古吊黄金”写诗人梦中所见到的是几只凤凰在翩翩起舞,而自己却只能在高处遥望。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未能建功立业,只能空怀凌云之志。颈联“尘中岁月愁将老
【注释】 过杨铁崖故里:经过杨家垄。杨家垄,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杨铁崖,名坚,宋末为金人所杀。 玉削群峰抱一村,甘泉如乳出云根:群山环抱的村落,泉水像乳汁一样从云中涌出。 负薪伐木扶犁叟,多是杨家十叶孙:扛着柴火砍伐树木的农夫,大多是杨家十代的子孙。 【赏析】 杨铁崖故里位于河南省新安县城东南约50公里处,是宋代著名抗金名将杨业的故乡。此诗写于元朝末年,诗人途经此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律
马家山:即马鞍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为长江支流秦淮河发源地。 山脚山腰尽白云:山的脚边、山腰处都长满了白云。 晴香蒸处昼氤氲:阳光照耀下,云雾弥漫,散发出阵阵芳香。 天公领略诗人意:大自然体会了诗人的意境。 不遣花开到十分:《楚辞·九章·思美人》有“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句,王逸注曰:“谓余不令花至于开而谢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马鞍山的景色作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卢沟桥 日色才分为万众喧嚣,黄尘漠漠马蹄轻狂。 题诗笑问桑干水,曾有闲人走过此桥。 注释: (1)日色才分:太阳刚露出光芒。才:刚刚。分:显现。万众嚣:万人喧嚷。 (2)黄尘漠漠:指尘土飞扬。 (3)骄:狂妄。 (4)桑干水:即桑干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流经河北省北部。 赏析: 《卢沟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卢沟桥的雄伟壮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感叹
【注释】 五里与十里:五里和十里是边地巡逻的里程数,这里泛指边境。 一双复一只:一双指一对,比喻成群结队的行人;一只指单独行动的人。 送尽往来人:送走所有来往的行人。 转似无情客:反而像是没有感情的旅人。 【赏析】 《斥堠》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以边塞戍卒为对象,写他们日夜辛苦,不得休息,连日来不断更换着巡逻的岗位。“一双复一只”,形容巡逻的人成群结队,“送尽往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