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璟
华亭杂感其三 莼丝菰米及时鲜,便拟吴淞买钓船。 唳鹤滩声来枕畔,横云山翠落檐前。 谈谐名理青松尘,钞借奇书白玉笺。 闲到四贤祠下坐,竹风青冷月孤圆。 诗歌原文: 莼丝菰米及时鲜,便拟吴淞买钓船。 唳鹤滩声来枕畔,横云山翠落檐前。 谈谐名理青松尘,钞借奇书白玉笺。 闲到四贤祠下坐,竹风青冷月孤圆。 注释与赏析: - 莼丝菰米及时鲜:这里的“莼丝”指的是莼菜的细丝
下面是对《西湖竹枝词》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 诗句解读 1. “烟紫莎青风力微” 注释:烟雾迷蒙,紫色的野花与青色的草地交织在一起,微风轻轻吹过。 2. “红镫水面酒船归” 注释:红色的灯笼映照在平静的水面上,一艘载满美酒的船缓缓返回。 3. “阿谁好唱伊凉曲” 注释:是谁喜欢吟唱那清凉的曲子? 4. “惊起鸳鸯相背飞” 注释:被曲子的声音惊起的鸳鸯,相互追逐着飞向相反的方向。 赏析
《黄鹂二首似杜湘草》的原文如下: 新晴碧柳着烟轻,并坐交鸣最有情。 记得酸风吹箬笠,段桥阴里两三声。 桃花如雨草如烟,第六桥边剧可怜。 分付江南飘荡客,不须更唱《鹧鸪天》。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元璟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新晴碧柳着烟轻,并坐交鸣最有情:描述了一个晴朗的新天气,阳光下的碧绿柳树显得格外清新,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低语。两人坐在一处,享受着和谐的交鸣声
【注释】 1. 鄂王祠:即鄂州城东之黄鹤楼,相传三国时孙权曾在此筑城,故称鄂州。鄂州是古武昌、今武汉市地,鄂王即指三国时的名将周瑜。 2. 于公墓:即于谦墓,在今北京阜成门外。于谦为明代名臣,谥“忠愍”。 3. 云消雨歇:云彩消散,雨水停歇。形容天气晴好。 4. 南征北守:泛指各地的征战与防守。 5. 两峰齐:山峰并排相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
惠山寺品第二泉 山水洵有缘,兹行爱风便。 帆峭五两轻,百里如劈箭。 爰访惠山泉,先游惠山院。 惠山青崔嵬,泉声绕殿转。 华桷吐云霞,朱甍映藻茜。 古树发新绿,竟体里苍藓。 径造泉上亭,鉴斯癯仙面。 渟泓窦方满,小汲瘿瓢溅。 碧乳花尚浮,寒玉香不卷。 一酌已洒然,再漱泠然善。 平生淡泊肠,尽化为冰霰。 昨过扬子江,中泠浑莫辨。 僧寮曾瀹试,虚名怪独擅。 鸿渐昏老子,舌本何其谫。 错品落第二
漂母祠是一处纪念古代英雄韩信的祠堂,位于淮阴古城东门附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诗中通过细腻地描绘祠堂的景象和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漂母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句释义: - “萋萋衰草带城根”:描述了淮阴古城东面,在祠堂中享用人们祭祀的食品的场景。这里使用的“衰草”一词,传达了一种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 “汉家斗大黄金印”
注释: 1. 西溪结茅奉酬蛰图翁先生:西溪,指作者的住处。蛰图翁,指隐居山林的人。结茅,指搭建房屋。奉酬,指敬礼。蛰图翁先生,即隐士先生。 2. 入山愧未入深山,黄茅一把丛翠间:惭愧自己还没有进入很深的山林,只有一把黄色的茅草和翠绿的树木相间杂。 3. 扫花饲鹤起我早,了无别事分馀闲:早上起来打扫花草喂鹤,没有其他事情需要去做。 4. 西溪溪水白于絮,旧是先生垂钓处
西湖竹枝词 一段可怜春,草似裙腰柳曲尘。 明镜不流山色去,画船多载醉归人。 【注释】: - 段桥:位于杭州,因杨维桢而闻名。 - 可怜春:指春天的美景。 - 草似裙腰柳曲尘:形容春天草地如裙子般柔软,柳树的枝条像舞动的长裙。 - 明镜:指清澈的湖水。 - 山色:指远山的颜色。 - 画船:形容装饰华丽的小船。 - 醉归人:形容饮酒后归家的人。 【赏析】:
得山同门五十 得山同门五十指得道成仙,与兄弟们共同修炼。 阿兄苦行如迦叶,重整青莲古道场。 阿兄:指法号为迦叶的兄弟。苦行如迦叶:形容他修行刻苦,如同佛陀弟子迦叶摩腾一样。重整青莲古道场:指重新整顿佛教寺院,恢复佛教信仰和仪式。 说法肘悬三要印,卷帘风散四花香。 说法:讲述佛法。肘悬三要印:指的是佛经中重要的教义或戒律。卷帘风散四花香:形容佛教寺庙中飘散着各种花香,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注释:红桥曲曲,指红桥曲折蜿蜒。放生池,是西湖上的一个池子,据说这里曾救过许多鱼。春水初肥,春天的水涨起来,鱼儿吃饱了,游得更快了。何事系人情最好,用金钱买饼喂鱼,这最能体现人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杭州西湖的一处美景和当地的一种风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当地的人情风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