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祠上夕阳西,于公墓下杜鹃啼。莫话南征与北守,云消雨歇两峰齐。
【注释】
- 鄂王祠:即鄂州城东之黄鹤楼,相传三国时孙权曾在此筑城,故称鄂州。鄂州是古武昌、今武汉市地,鄂王即指三国时的名将周瑜。
- 于公墓:即于谦墓,在今北京阜成门外。于谦为明代名臣,谥“忠愍”。
- 云消雨歇:云彩消散,雨水停歇。形容天气晴好。
- 南征北守:泛指各地的征战与防守。
- 两峰齐:山峰并排相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历史的感慨之情。
诗的第一句“鄂王祠上夕阳西”,描绘了鄂王祠在夕阳下的景象,夕阳西照,显得更加辉煌壮丽。鄂王祠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位于杭州西湖边的黄鹤楼上,据说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周瑜所建。诗中的“夕阳西”不仅描述了时间是傍晚,还暗示了鄂王祠的历史地位和辉煌。
第二句“于公墓下杜鹃啼”,则转向描述于谦墓下的杜鹃鸟在啼叫。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墓地在今天的北京市阜成门外。杜鹃鸟是一种常春藤科的鸟类,以其美丽的羽毛和凄美的声音而闻名。在这里,杜鹃鸟的啼叫声似乎也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
第三句“莫话南征与北守”,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和守卫的看法。这里的“南征”可能指的是南方的征战,“北守”则指的是北方的守卫。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守卫的责任。
最后一句“云消雨歇两峰齐”,则描绘了天空放晴后,两座山峰并排相连的景象。这里的“两峰齐”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鄂王祠、于公墓等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感慨之情。同时,诗歌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品味到其中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