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迹访黄州,会携鱼酒再勾留,奈烟水苍茫,何处觅泛舟苏子;
雄文争赤壁,谁把江山重点缀,想风流豪宕,前身本顾曲周郎。
二赋堂
胜迹访黄州,会携鱼酒再勾留,奈烟水苍茫,何处觅泛舟苏子;
雄文争赤壁,谁把江山重点缀,想风流豪宕,前身本顾曲周郎。
诗句注释:
- 胜迹访黄州:指的是游览黄州的美丽景点。
- 会携鱼酒再勾留:计划在黄州逗留。
- 奈烟水苍茫:无奈烟波浩渺、水面茫茫。
- 何处觅泛舟苏子: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泛舟到苏轼的故乡。
- 雄文争赤壁:形容文章气势如赤壁之战般雄壮。
- 谁把江山重点缀:是谁重新点缀了江山?
- 想风流豪宕:想象着周瑜那样的风流豪放。
- 前身本顾曲周郎:周瑜原本就是一位擅长歌唱的人。
译文:
游览了黄州那些美丽的景色,打算在那里停留。
可惜烟水茫茫,我不知在哪里能找到那泛舟苏轼故乡的地方。
我的文采如赤壁之战那般雄壮,不知是谁又重新为大好河山添上浓墨重彩。
我想到了周瑜那样风流豪放的气概,他的前身不就是那位擅长歌唱的周郎吗?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黄州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文采与历史的联想。诗中“黄州”是作者曾游历的地方,诗人在此地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通过对赤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文学成就的追求。最后一句将周瑜与自己的文采进行了比较,显示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以及对自身才能的自信。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