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魂毋飞扬,万里随悲风。
汝父为国殇,精爽在榆中。
汝兄亦殉死,黄口为鬼雄。
游魂尚未变,白骨可相从。
汝生不识父,死后见形容。
桓桓大将军,苦战黑山戎。
左手挽人头,右手持秦弓。
须髯怒尽磔,流血被体红。
黄云野莽荡,阴气横苍穹。
前有无定河,后有赫连宫。
父子惊相持,恸哭何时终。
屈大均的《哭内子王华姜·其五》是一首充满哀愁的诗作,表达了对亡妻深切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出征后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牺牲,展现了战争与家庭悲剧交织的复杂背景。通过对妻子形象的塑造,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及其承受的社会压力。诗中的“汝魂毋飞扬,万里随悲风”等句,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悲凉和无助。
诗中对主人公的描写细腻且富有同情心:从“汝父为国殇,精爽在榆中”到“汝兄亦殉死,黄口为鬼雄”,这些句子不仅描述了家庭成员的牺牲,还表现了他们生前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对死后形象的执着追求。特别是最后一句“汝生不识父,死后见形容”揭示了妻子对丈夫生前形象的无知和死后才得以认识的痛苦,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以及个体命运的无常。
屈大均的《哭内子王华姜·其五》不仅是一篇悼念亡妻的诗歌,更是一首深刻反映战争与家庭悲剧、展现人性光辉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以及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和平,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