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逢寒食,西山哭圣明。
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
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
【注释】
燕京:今北京。述哀:指吊丧。七:序号。
岁岁逢寒食:每年寒食节都举行祭奠活动。寒食,古代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节前一、二日。这天禁火,以冷食为祭,故称寒食。
西山哭圣明:在西山上哭悼先帝(明,指唐玄宗)。
股肱无稷契:股肱,比喻大臣。稷,官名;契,官名。股肱无稷契,意谓辅佐皇帝的大臣们没有像稷、契那样忠心耿耿的人了。
涕泪有皇英:泪水中有像王叔英那样忠贞不渝的人。
涿鹿:地名,在今河北涿县西南。传说黄帝曾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获胜而擒蚩尤。
髯龙:指唐玄宗。髯,胡须。
阊阖:传说中的天神宫殿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玄宗死后作的挽诗。首联写诗人在长安城北郊的“望春宫”设祭,每年寒食节时,都要到长安城南的“少陵原”去祭谒玄宗。颔联说,当年辅佐唐玄宗的大臣们,如今都死了,再也找不出一个像稷(种官名)和契(官名)那样的大臣来帮助唐玄宗了,所以只有悲伤落泪而已。颈联说,当年曾经和唐玄宗一起讨伐过叛乱的蚩尤,现在蚩尤已经死了很久了。尾联说,现在长安城外的边塞,又响起了凄凉的鼓声。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玄宗的怀念之情和对大唐王朝衰亡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