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言空下诏,谁解圣明忧。
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
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
草野惭无补,终身涕泗流。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求言空下诏,谁解圣明忧。”写皇帝下诏书征召贤才,却无人能够了解圣明的忧虑;颔联“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指被罢黜的张籍在长安待命时,因门禁森严无法出入而滞留长安。颈联“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写朝廷用恩与威相结合的办法来处理政事,却导致了政治上的混乱,君臣百姓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末联“草野惭无补,终身涕泗流。”指作者自感无能为力,感到惭愧;由于政治上的腐败,作者深感痛心,以至终老也泪洒不止。
【答案】
译文:
我请求直言进谏的诏书已经下达,可是谁能了解圣上的忧虑呢?
隔了一年我上奏的奏章被搁置一旁,我被贬谪到了长安,但仍然被留在京城中不得自由。
朝廷对我恩威并用,但我所犯的过错已经造成了祸乱,我与群臣百姓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
我在民间生活感到惭愧,我因为政治上的腐败而终生流泪。
赏析:
《燕京述哀》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首诗是张籍晚年返回洛阳后写的。当时,他受到排挤,长期被贬官到外地。回到家乡以后,心情一直郁郁不乐,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每句七个字,共六十六个字。开头两句“求言空下诏,谁解圣明忧。”写皇帝下诏书征召贤才,但没有人能够了解圣上的忧虑。中间四句“隔岁降章去,当关内使留。”写张籍上书一年多了,但被贬为监察御史的官职,还是留在京城里。后面两句“恩威俱致乱,臣庶不同仇。”写朝廷用恩和威来治理朝政,但君臣百姓之间已经产生了矛盾,相互仇恨。最后两句“草野惭无补,终身涕泗流。”说自己虽然身处草野之中,但却没有能力帮助国家解决问题,只好一辈子为国事流泪叹息。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