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燕京述哀 其一
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
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
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
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注释:先帝的夜以继日地操劳已经很久了(宵衣),他忧虑和辛劳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天下百姓,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捐躯酬赤子)。在战场上,他头发散乱地去见汉高祖刘邦(披发见高皇)。狂风暴雨使皇帝的神驾迷失方向,山河大地都成了战火中的废墟(风雨迷神驭,山河尽国殇)。皇帝的御袍上还留着鲜血斑斑的诏书,这种悲痛之情何时才能忘记啊(御袍留血诏,哀痛几时忘)。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从军行七首》组诗之二。此诗描写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叛乱,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春,诗人随哥舒翰出塞征讨吐蕃的战争情景。诗中通过写战争的艰苦、残酷,表现了将士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