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黄巾乱,乾坤满战尘。
寇雠原赤子,将帅半清人。
抚字无良策,诛求损至仁。
君王频罪己,钟鼓不遑陈。
燕京述哀 其二
谁使黄巾乱,乾坤满战尘。
寇雠原赤子,将帅半清人。
抚字无良策,诛求损至仁。
君王频罪己,钟鼓不遑陈。
注释:谁使黄巾乱?是谁使得黄巾贼扰乱了天下?乾坤满战尘。天地被战乱搅得一片狼藉,尘土飞扬。寇雠原赤子寇雠是古代对仇人的称呼,本为“寇仇”的意思,这里泛指敌人,原赤子即原来的人民,指被黄巾军所害的百姓。将帅半清人将帅是指将领和士兵。抚字无良策安抚百姓没有好的办法。诛求损至仁诛求是指刑罚苛重。君王频罪己君王频繁地自责。钟鼓不遑陈钟鼓是古代乐器名,这里用来代指朝廷上奏章、宴会等娱乐活动。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汉末动乱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统治者的失误之处。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黄巾之乱导致国家陷入混乱,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后四句则揭示了统治者面对战乱时的无能与错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与失望之情。全诗情感深沉,笔触细腻,通过对战争、政治等方面的表现,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