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临敝邑,我吏仙乡,佩服典型,敢云易子而教;
昔号贤绅,令呼慈母,追随杖履,何期反主为宾。
新安孙莲叔观旭楼
公临敝邑,我吏仙乡,佩服典型,敢云易子而教;
昔号贤绅,令呼慈母,追随杖履,何期反主为宾。
注释:
- 新安孙莲叔:指的是孙莲叔,一个在新安县的人。
- 敝邑:这里用来指代自己的家乡。
- 我吏仙乡:这里的“吏”指的是地方上的官员,“仙乡”则形容这个地方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 佩服典型:表示对孙莲叔的尊敬和钦佩。
- 易子而教: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比喻教导别人就像交换孩子一样,不费力。在这里,诗人用来形容孙莲叔的教育方式既高效又公正。
- 贤绅:这里的“绅”指的是古代的读书人,而“贤绅”则是称赞孙莲叔是一个贤良有才的士人。
- 令呼慈母:这里的“令”指的是地方长官,“慈母”则是对孙莲叔的一种称呼,表示他对百姓的爱护如同母亲对子女一样。
- 追随杖履: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思是跟随、追随的意思。
- 反主为宾:这句话的意思是原本主人的地位变成了客人的地位,表达了孙莲叔从一个地方长官变成老百姓的情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官员孙莲叔的敬仰之情的诗。诗人通过赞美孙莲叔的公正无私和高效教育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和对社会正义的期待。诗人通过对孙莲叔的经历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正直无私的官员形象。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