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其长为说客,夷甫自谓谈宗。
著书一篇隽永,缓颊四座从容。

【注释】:

1、食:动词,吃,做。长:通“常”,平常,经常。说客:善于游说的人。夷甫:指王夷甫,东晋名士。自谓谈宗;自以为是谈论的宗师。2、著(zhuó):撰写,写作。隽(jùn)永:文辞精练。3、缓颊:委婉地向人请求宽免或求情。4、从容:镇定自如。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叹名士的,通过写王夷甫与名士的交往,表现了名士们不拘俗礼,潇洒放达的性格。

首句写王戎和名士们交往的频繁,“为说客”说明他常常出入于名流之中,与他们周旋应酬。“说客”在古代泛指能言善辩之人。“夷甫自谓谈宗”,王夷甫以自己为辩论之宗师,这反映了当时清谈风气的盛行。“谈宗”即“宗师”。《世说新语·赏誉》载:“王安丰(王坦之)被收,王夷甫(王衍)在坐中,安丰呼王云:‘安丰!’王亦应云:‘安丰!’因谓曰:‘阿奴比吾向者条三千条。’”可见王夷甫确实自视为清谈的宗师,而他的这种自负也正符合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的心态。

次句“著书一篇隽永”,“著”同“撰”,编写的意思。“隽永”,意思是意蕴深远,耐人寻味。“著书一篇隽永”,既表明了王夷甫学识渊博,又能言善辩,也反映了东晋时代崇尚玄理的社会风尚。

第三句“缓颊四座从容”,是说王夷甫说话很有分寸,能够缓和气氛,使大家听了很舒坦。“缓颊”就是婉言相劝或代人说好话、打圆场的意思。“四座从容”,即指在座的宾客,“四座”原指四面立着的座位,此处借指在座的宾客。“从容”指说话态度平和舒缓,有分寸。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