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梧秋尽瘴云黄,铜鼓天边归旐长。
远愧木兰身手健,替耶征战在他乡。

【注释】藤:蔓生的植物。梧:梧桐树。秋尽:秋天过去。瘴云黄:指岭南地区潮湿多雾,天气阴沉,故称瘴云为黄色。铜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天边:天空的边际。旌旆(jīng huì):古代帝王出巡时所乘的仪仗。木兰身手健:比喻武艺高强。木兰是古代神话中的花木兰。替耶:代他。

译文:藤萝枯萎,瘴云笼罩,秋风已经过去,岭南的天气还是阴雨连绵。远在异乡,自己惭愧于木兰身手矫健,没有替父从军去征战。赏析: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西元一〇八一年),时作者因上书论列王安石变法事被谪居黄州。这首诗是其《仿唐人本事诗》之一,描写诗人在岭南的艰难生活和思乡心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身处岭南的恶劣环境,秋风已去而瘴气仍未散去,气候依然潮湿阴雨。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自比木兰身手矫健,却因为身处他乡而无法替父从军去征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