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经堕泪碑,武昌官柳故垂垂。
扁舟夜半闻芦管,犹把当年水调吹。
注释:有位朋友刚刚路过堕泪碑,武昌官柳依然垂着枝条。晚上听到芦管声,还吹奏着当年的歌曲。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情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寓景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有客新经堕泪碑,武昌官柳故垂垂。
扁舟夜半闻芦管,犹把当年水调吹。
注释:有位朋友刚刚路过堕泪碑,武昌官柳依然垂着枝条。晚上听到芦管声,还吹奏着当年的歌曲。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情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寓景中,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过闻果师园居:路过闻果师的园林住所。 帆影窗中没,钟声树杪移:帆影消失在窗户的另一边,钟声从树梢传来。 檐依悬果近,阁避偃松欹:屋檐靠着悬挂的果实,阁楼避开了倾斜的松树。 菜甲春来蚤,茶枪雨后迟:春天菜叶长得早,茶叶生长得慢。 散斋闲独往,应与道人期:斋戒结束后闲暇地前往,应当和道人相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风光的小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诗句释义 1 蚤凉成偶游:"蚤"指天刚亮的时候,“凉”指的是清晨的微凉。"成偶游"意味着在这样凉爽的早晨,作者选择出门散步。 2. 惜爽憩南楼:"爽"意为清爽,"憩"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早上凉爽清新气候的喜爱,并选择在南楼上停留休息以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3. 棋响鸟声动:"棋响"可能是指下棋的声音,这里的"响"有声音的意味。而"鸟声动"则描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 4.
【注释】 游西湾: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境内。西湾为肇庆名胜之一,有“一湾流水半江帆”的美誉。断壁、荒祠、钟、云、生来几两屐等皆指景物。 栗:古代的一种供祭祀用的干肉,这里指干板栗。 鼠窜藤:老鼠在藤上跳跃。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扪危:攀越险峰,比喻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某日登临西湾,面对荒废的古庙和荒凉的自然景观,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意境幽静、清远
【注释】 元墓谒剖公:拜访剖公(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即元稹墓。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僧衣像一件衣服一样,消除了世间的纷扰,只有孤山独秀,香气四溢。 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僧人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能让人感受到石头的清凉,佛面的冷静如同湖水。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花瓣落下时,僧人盘腿坐在地上,云彩归来之时,就知道是到了讲学的地方。这里的“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 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这首诗的注释已经包含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穿山势削悬崖断" - 描述的是穿山的地势,山势陡峭,像被削断了一样。 2. "根移怒雨来" - 描绘了山根随着猛烈的雨水而来。 3. "洞深山转伏" - 描述了山洞深处,山峰转角处隐藏在地下。 4. "石尽海方开" - 当石头都消失后,海洋才露出水面。比喻事物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来。 5. "废寺三盘磴" - 描写了废弃的寺庙,有三个台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天台山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振锡西泠渡:振锡,即打铁的声音,表示和尚开始修行;西泠,即今天的西湖;渡河,指在湖面上行走。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开始在西湖上修行,打铁的声音在湖面传来。 屐侵盘磴雪,衣湿渡江云:屐,即木屐;盘磴,即台阶;雪,指的是湖上的水花;渡江,指从湖上过江;云,指的是湖上的雾气。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的木屐被水冲到台阶上来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解读: 1. 首联解析:首联“客衣轻百里,长夏惜登临”描述了穿着轻盈衣物的旅人行走在漫长的夏季里,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2. 颔联解析:颔联“正尔出门夜,忽逢山雨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出门时突遇大雨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意外和紧迫的氛围。 3. 颈联解析:颈联“聊将斗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溪桥夜景,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竹深斜见屋,溪冷不分桥”,是写月夜溪边的景色。“竹深”点出诗人的居处,说明他远离了尘嚣,在山里过着恬静的生活。“斜”字用得妙,它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倾斜角度,而且使整个画面更显得清幽宁静。“竹深”与“屋”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斜见屋”三字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舌在音何𧮈,唇亡口半呿 - “舌在音何𧮈”: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舌”与某种抽象的“音”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舌头(象征性地)承载着某种声音或意义。 - “唇亡口半呿”:嘴唇没有了,嘴巴自然张开。这里的“呿”是开口呼出的声调,形象地描绘出失去嘴唇后嘴巴的状态。 第二节:病同师伯齴,方问仲堪医 - “病同师伯齴”:这里可能是指病情相似或相仿
【注释】 1. 瑜芬:人名。侍儿:婢女。明慧:聪明伶俐。去:离别。江上送君别:在江边送别。 2. 馀情感侍儿:对侍者的感情。 3. 对人先母意:以母亲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侍者。 4. 生小就侬嬉:从小时候起就跟你玩耍。侬:我,你。嬉:玩耍。 5. 恃稚偏频进:因孩子气而频繁接近。 6. 含娇托未知:带着娇媚的样子托着不知道的东西。 7. 谁解笑微窥:谁能理解微笑中的秘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西兴哀曲夜深闻”的意思是:在寂静的深夜,传来西兴的哀曲之声。此句点明了诗人听到哀歌的具体时间是夜晚,地点是西兴,且通过听觉描写,营造了一种凄迷、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绝似南朝汪水云”的意思是:那歌声宛如南朝汪元宗的《水云》那样婉转凄美。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注释】 故国:故乡,这里指作者的家乡。刘毅思鹅炙:刘毅是东晋名将,曾以鹅炙闻名,此处借指美味的食物。蔡州:古州名,今河南汝南一带。苏轼贬黄州时,曾作《和柳子玉送蔡守赴余干》诗赠别,蔡州即指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诗。全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抒发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在古代,人们往往以家乡作为思念的依托,所以“伤心”二字便自然地流露出来。“在寝丘”
【注释】: ①薰弦:古乐器名,瑟的一种。②薤歌:一种古代的歌唱。③云中驾:即“云中君”,是汉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名。《楚辞·九歌》中有云中君之祀。④苍梧:即今广西一带。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永州时期。作者在永州寓所,偶读《楚辞》,感而赋诗。首句用典,意指唐玄宗晚年听乐时,曾命人弹奏《楚歌》以娱情。“南巡翻似为湘娥”,意思是说,当年玄宗南巡,也像湘妃哭泣那样悲痛。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感慨之情
【注释】楼船:战船。碧油幢:即翠绿的幢麾,用青丝线编织而成,上画云龙等图案,是古代军旗的一种。降旗:投降的旌旗。龟年:唐开元中进士及第,官至左拾遗、殿中侍御史的李龟年。吹奏笛子的人叫吹笛者。篷窗:船窗。 【赏析】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在九江被叛军俘获,流落江湖,时为天宝十五载(756)。当时诗人正在浔阳(今江西九江)与苏昆生一起饮酒作乐。酒酣之际,诗人即兴写诗赠给苏昆生
【注释】 灵岩山寺:在浙江杭州,是佛教名刹。放生鸡:施舍给寺院里饲养的动物以赎罪。花冠锦臆:即锦鸡头冠,形容其羽毛色彩艳丽。影亭亭:指鸡的体态挺拔优美。老庄谈罢:指释迦牟尼讲经说法之后。疏窗冷:指夜晚窗户透进月光,显得幽静清凉。学听经:向山僧学习诵经。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作者在灵岩山寺观赏放生鸡后的感想。首联“鸡足峰头夜雨青,花冠锦臆影亭亭”,描绘放生后,山寺周围环境清幽、景色秀丽
【注释】 灵岩山寺:在浙江省绍兴县。放生鸡:佛教认为,一切生物都有佛性,应予以救护。 敢效:以之为榜样。卑栖:指栖息于低微之处。三号:指报晓的鸟叫声。 汤(tāng)泉:温泉。夜半:夜里。莲花涌:莲花盛开,指温泉水。佛号钟声:指寺庙中撞钟诵经的声音。日未高:指清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绍兴游览灵岩山时所作。前两句说自己虽不敢效法山中的野鸡惜羽毛、卑栖风雨而自鸣不已,但却喜欢观赏山中的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