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蘋江上送横波,拟唱湘山楚水歌。
却为襄王催按曲,故低纨扇簇双蛾。

【注释】

白蘋江:即太湖,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横波:指女子的眉毛。

楚山:指长江上游一带。

湘山:指湖南的衡山。

按:弹奏。

故低:因此。

纨(wán)扇:薄纱做成的扇子。

簇:聚拢。

双蛾(é):眉毛,代指女子的眉毛。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宫女的小诗。诗人以一位宫女的口吻抒写自己被召进宫来,又被迫出宫去的悲惨遭遇。

“白蘋江上送横波”,起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太湖之滨送别情人,远望情人乘舟东去,只见她那如云似雾的秀发随风飘拂,犹如一弯新月在水天相接之处荡漾;她的双眉紧蹙,似乎在为即将离去的情郎而忧伤。这几句写景,既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

第二、三两句:“拟唱湘山楚水歌,却为襄王催按曲。”意思是说,我本想唱一曲《湘山楚水》来表达自己的哀怨,可是现在却被君王催着去弹琴唱歌了。这两句是诗人对女主人公的直接表白。这里,“拟”与“却”相对应,表明女主人公虽然有唱《湘山楚水》的愿望,但现实却是被迫要去“却为襄王催按曲”。这两句诗既揭示了女主人公的身份,又表现了她的内心矛盾。她渴望自由,却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这就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突出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

最后一句:“故低纨扇簇双蛾。”这里的“故”字,既表明女主人公的不得已,又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她为了迎合君王的喜好,不得不低下头,把双眉拢得紧紧的,如同用纨扇簇聚在一起。这几句诗,既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又通过她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气氛,使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构思精巧、含蓄蕴藉、委婉深沉。诗人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诗人将女主人公比作天上的云彩,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她的娇美容貌,又暗示了她的身世凄凉,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她命运的同情。此外,诗人还将女主人公比作湘水和楚水,既表达了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地得以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