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朝人地擅簪缨,词赋风流妙两京。
尽道阿兄多贵重,杜家中弟最知名。
注释:旧朝的人在地方上享有崇高的声望,文采风流妙于两京。
尽说阿兄多贵重,杜家中弟最知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题庄桤庵小像四首中的第四首,主要讲述了庄桤庵的才华和地位以及他与杜甫的关系。诗人通过赞美庄桤庵的才智和地位,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提到了与杜甫的关联,进一步强调了庄桤庵的重要性。
旧朝人地擅簪缨,词赋风流妙两京。
尽道阿兄多贵重,杜家中弟最知名。
注释:旧朝的人在地方上享有崇高的声望,文采风流妙于两京。
尽说阿兄多贵重,杜家中弟最知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题庄桤庵小像四首中的第四首,主要讲述了庄桤庵的才华和地位以及他与杜甫的关系。诗人通过赞美庄桤庵的才智和地位,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提到了与杜甫的关联,进一步强调了庄桤庵的重要性。
【注释】 过闻果师园居:路过闻果师的园林住所。 帆影窗中没,钟声树杪移:帆影消失在窗户的另一边,钟声从树梢传来。 檐依悬果近,阁避偃松欹:屋檐靠着悬挂的果实,阁楼避开了倾斜的松树。 菜甲春来蚤,茶枪雨后迟:春天菜叶长得早,茶叶生长得慢。 散斋闲独往,应与道人期:斋戒结束后闲暇地前往,应当和道人相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园林风光的小诗,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图画。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诗句释义 1 蚤凉成偶游:"蚤"指天刚亮的时候,“凉”指的是清晨的微凉。"成偶游"意味着在这样凉爽的早晨,作者选择出门散步。 2. 惜爽憩南楼:"爽"意为清爽,"憩"是休息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早上凉爽清新气候的喜爱,并选择在南楼上停留休息以欣赏和享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 3. 棋响鸟声动:"棋响"可能是指下棋的声音,这里的"响"有声音的意味。而"鸟声动"则描述了鸟儿清脆悦耳的叫声。 4.
【注释】 游西湾:在今广东省肇庆市境内。西湾为肇庆名胜之一,有“一湾流水半江帆”的美誉。断壁、荒祠、钟、云、生来几两屐等皆指景物。 栗:古代的一种供祭祀用的干肉,这里指干板栗。 鼠窜藤:老鼠在藤上跳跃。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扪危:攀越险峰,比喻登山游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诗。诗人于某日登临西湾,面对荒废的古庙和荒凉的自然景观,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意境幽静、清远
【注释】 元墓谒剖公:拜访剖公(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即元稹墓。 一衲消群相,孤峰占妙香:僧衣像一件衣服一样,消除了世间的纷扰,只有孤山独秀,香气四溢。 经声清石骨,佛面冷湖光:僧人在诵读经文的声音中,能让人感受到石头的清凉,佛面的冷静如同湖水。 花落承趺坐,云归识讲堂:花瓣落下时,僧人盘腿坐在地上,云彩归来之时,就知道是到了讲学的地方。这里的“趺”指的是盘腿而坐的姿势。 空潭今夜月,钟鼓祝前王
这首诗的注释已经包含了,以下是逐句释义: 1. "穿山势削悬崖断" - 描述的是穿山的地势,山势陡峭,像被削断了一样。 2. "根移怒雨来" - 描绘了山根随着猛烈的雨水而来。 3. "洞深山转伏" - 描述了山洞深处,山峰转角处隐藏在地下。 4. "石尽海方开" - 当石头都消失后,海洋才露出水面。比喻事物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来。 5. "废寺三盘磴" - 描写了废弃的寺庙,有三个台阶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天台山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振锡西泠渡:振锡,即打铁的声音,表示和尚开始修行;西泠,即今天的西湖;渡河,指在湖面上行走。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开始在西湖上修行,打铁的声音在湖面传来。 屐侵盘磴雪,衣湿渡江云:屐,即木屐;盘磴,即台阶;雪,指的是湖上的水花;渡江,指从湖上过江;云,指的是湖上的雾气。整句的意思是说,和尚的木屐被水冲到台阶上来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是清代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逐句解读: 1. 首联解析:首联“客衣轻百里,长夏惜登临”描述了穿着轻盈衣物的旅人行走在漫长的夏季里,对登高远望的渴望。 2. 颔联解析:颔联“正尔出门夜,忽逢山雨深”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出门时突遇大雨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意外和紧迫的氛围。 3. 颈联解析:颈联“聊将斗酒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作者通过描绘溪桥夜景,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清丽,意境幽雅,读来令人如临其境。 开头两句“竹深斜见屋,溪冷不分桥”,是写月夜溪边的景色。“竹深”点出诗人的居处,说明他远离了尘嚣,在山里过着恬静的生活。“斜”字用得妙,它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倾斜角度,而且使整个画面更显得清幽宁静。“竹深”与“屋”之间有一段距离,所以“斜见屋”三字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舌在音何𧮈,唇亡口半呿 - “舌在音何𧮈”: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舌”与某种抽象的“音”联系起来。可以理解为舌头(象征性地)承载着某种声音或意义。 - “唇亡口半呿”:嘴唇没有了,嘴巴自然张开。这里的“呿”是开口呼出的声调,形象地描绘出失去嘴唇后嘴巴的状态。 第二节:病同师伯齴,方问仲堪医 - “病同师伯齴”:这里可能是指病情相似或相仿
【注释】 1. 瑜芬:人名。侍儿:婢女。明慧:聪明伶俐。去:离别。江上送君别:在江边送别。 2. 馀情感侍儿:对侍者的感情。 3. 对人先母意:以母亲对待他人的方式来对待侍者。 4. 生小就侬嬉:从小时候起就跟你玩耍。侬:我,你。嬉:玩耍。 5. 恃稚偏频进:因孩子气而频繁接近。 6. 含娇托未知:带着娇媚的样子托着不知道的东西。 7. 谁解笑微窥:谁能理解微笑中的秘密。 【赏析】
【注释】 十二峰头降玉真:十二座山峰上降临下玉真。 楚宫祓禊采兰辰:楚宫举行祓除灾祸的仪式,采摘兰花。辰,指时辰,即清晨。 陈思枉自矜能赋:陈思白白地自夸自己会写文章。 不咏湘娥咏雒神:没有歌颂湘妃,却来歌颂洛神(洛神为洛阳女神)。 【赏析】 本篇诗中“降玉真”与“采兰”是两个关键词,“降玉真”指的是云彩降落在山峰之间,而“采兰”则是指楚王在清晨时分采集兰花以进行祭祀
【注释】 白蘋江:即太湖,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横波:指女子的眉毛。 楚山:指长江上游一带。 湘山:指湖南的衡山。 按:弹奏。 故低:因此。 纨(wán)扇:薄纱做成的扇子。 簇:聚拢。 双蛾(é):眉毛,代指女子的眉毛。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宫女的小诗。诗人以一位宫女的口吻抒写自己被召进宫来,又被迫出宫去的悲惨遭遇。 “白蘋江上送横波”,起句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太湖之滨送别情人
注释:楚地的天空飘浮着如云的彩霞,那是越罗制成的衣服。穿着这身衣衫的少女梳妆打扮,头上插着用蓝白相间的玉制花饰做鸾形的发簪。不要羡慕她那乌黑亮丽的鸦头罗袜好,因为她的脚上踏着一弯新月印在湘潭江边,映照着美丽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描绘了一女子的容貌与服饰。诗中“楚云”是指江南的云彩,而“越罗衫子揉红蓝”则是说这女子穿着用越地出产的丝织品做成的衣衫,颜色为红色和蓝色相间
诗句输出:把卷无人意惘然 译文:独自把书卷打开却无人陪伴,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关键词注释: 1. 把卷:持卷,指手持书籍。 2. 无人:没有人陪伴。 3. 意惘然:内心感到迷茫和无措。 4. 故乡:家乡。 5. 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常用以形容思乡之情。 6. 梦魂边:梦中与故乡的景象相伴。 7. 石镜山头影:比喻故乡的山水景色。 8. 不及:比不上。 9. 当时是少年
注释: 相如书信达郫筒,入蜀还家意气雄。——指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与《上林赋》。郫(pi6)筒:古地名,在今四川郫县。 却忆故人天际远,罢官严助在吴中。——严助(?—前135):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题画词,通过赞美画中人物的风采来寄寓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起句“相如书信达郫筒”,写司马相如给成都王建写信时的心情
【注释】锦里:即成都,四川。先生:对人的尊称。锦泾:指成都的锦江。百花潭:在成都市西郊。花亭:即百花潭上的一座亭子。子云:西汉扬雄。奇字:指扬雄的《太玄经》。抱膝:指《易传》中的《乾坤》卦辞。《春秋》说“乾坤定矣,万化生矣”。 译文:锦里的锦江边上住着先生,百花潭水边浣纱亭中洗衣裳。子云寂寞之余写了很多奇特的字,抱着膝盖在空山著书读《周易》。 赏析:这首题咏诗,是作者在蜀中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