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荒冈十里津,夜寒微雨湿荆榛。
非关城郭炊烟少,自是河山战鼓频。
倦客似归因望树,远天如梦不逢人。
扁舟萧瑟知无计,独倚篷窗暗怆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1. 百尺荒冈十里津:百尺高的荒废的山冈,沿着河流有十来里。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荒冈指的是不毛之地,而“百尺”突出了地形的高峻。河津即河边的渡口,暗示作者可能在夜晚泊船于此。

  2. 夜寒微雨湿荆榛:夜晚寒冷,细雨绵绵,使得荆棘丛生。这里用“微雨”形容雨水不大但持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3. 非关城郭炊烟少:并非因为城外城楼里的炊烟少就说明情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忽略,更关注自然的变化。

  4. 自是河山战鼓频:自然不是由于城内城外的战争频繁导致的。这里的“战鼓”指的是战争时的声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敏感,他通过观察自然的微小变化来感知战争的存在。

  5. 倦客似归因望树:疲倦的旅人仿佛回到了家中,是因为望着树林。这里的“倦客”指那些旅途劳累的人,而“树”可能象征着家的意象或者是对故乡的思念。

  6. 远天如梦不逢人:远处的天空像梦境一般模糊不清,没有遇到一个人。这里的“梦”可能比喻战乱带来的混乱或是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7. 扁舟萧瑟知无计:小船在风中摇曳,显得孤独而寂寞。这里的“萧瑟”形容船只在风雨中摇动的样子,而“知无计”意味着不知道如何是好,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8. 独倚篷窗暗怆神:独自一人靠在帆布上,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感到悲伤。这句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可能是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无奈,或者是对未来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晚年之作,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对战争的影响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夜”、“寒”、“雨”、“战鼓”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动荡不安的背景,而诗人的内心世界则在这些背景之下显得更加复杂。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