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好景定昆池,散诞天涯却误期。
溱洧漫搴芳杜晚,雒滨须泛羽觞迟。
右军此会仍堪记,白傅重游共阿谁。
故事禊堂看赐柳,年来无复侍臣知。
【注释】:
补禊:旧时风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到水边洗濯,以除不祥。此诗为作者应诏作的《奉和圣制补阙侍宴应制》之第二首。
昆池:即昆明池,位于今陕西长安县西。
散诞:放浪,不拘礼节。
溱洧:地名,今属河南省,相传是古代祭祀水神的场所。
雒滨:指洛阳附近洛河岸边。
右军: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号称“书圣”,后人称他的书法为“右军”。
白傅: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有“诗魔”之称。
故事:传说。
赐柳:皇帝赐给臣民柳树,以示恩惠。
【赏析】:
此诗为作者应诏作的《奉和圣制补阙侍宴应制》之第二首。
首句“春风好景定昆池”,写春游昆明池的美景,点明出游时间是在春天。“春风好景定昆池”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把昆明池描绘得如此美妙,可见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愉悦。
颔联“散诞天涯却误期”是说,虽然已经来到了昆明池,但因为放荡不羁而错过了预定的日期。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又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颈联“溱洧漫搴芳杜晚,雒滨须泛羽觞迟”则具体描写了游玩的情景。诗人用“漫”、“须”等词来形容自己悠闲自得的心情,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右军此会仍堪记,白傅重游共阿谁”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诗人表示,这次游玩的经历将永远铭记在心,同时也祝愿自己的好友白居易能够再次重游昆明池。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昆明池的美丽风光,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游昆明池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对昆明池景色的描绘,也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