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折才成望,山窗插石根。
湿云低染径,老树半侵门。
渔直看疑岸,沙横欲抱村。
湖光犹在眼,灯火动黄昏。
【注释】
查湾:水边。望:指远望。屡折才成望:屡折,屡次折断;才成望,才成为远望的对象。山窗插石根:指在山上的窗前,岩石像一根插在上面。湿云:雨后的云。低染径:低垂着,沾湿了小路。老树半侵门:老树半遮门,即老树半掩门户。渔直:渔夫。看疑岸:看怀疑是岸边。沙横欲抱村:沙洲横卧,似乎要抱着村子。湖光犹在眼:湖光依然映入眼睛。灯火动黄昏:灯光闪烁,使黄昏更加显得深沉。
【赏析】
《查湾》是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所作。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查湾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新、婉约、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查湾西望”,点明了诗人的观察角度和地点。他站在查湾的西边远望,发现远处有一座山峰,山上的岩石像插在天空的一根柱子。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背景。
次句“屡折才成望,山窗插石根”。诗人反复折回,终于看到了那座山峰,它高耸入云,仿佛插入了窗户之中。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山峰之间的一种距离感,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第三句“湿云低染径,老树半侵门”。雨后的查湾景色更加迷人,湿漉漉的云朵低垂着,仿佛要沾湿那条小径。老树半遮着门口,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烘托出查湾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四句主要表现诗人在查湾的所见所闻。第四句“渔直看疑岸,沙横欲抱村”描述了渔夫在河边捕鱼的场景,他怀疑那是岸边,却又觉得是沙洲要拥抱着村庄。第五句“沙横欲抱村”更是将沙洲比作要拥抱着村庄的人,形象生动有趣。第六句“湖光犹在眼,灯火动黄昏”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湖光景色和夜晚降临时灯火闪烁的景象。
最后一句“灯火动黄昏”是全诗的主旨。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查湾夜晚的景象,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灯火点点,整个查湾都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那灯火在闪烁,仿佛是家乡的呼唤,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些温暖的回忆。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查湾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怀念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