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自无多笔,年深色便凋。
茶烟冲雨过,竹粉遇风飘。
童懒犀从堕,儿顽墨误描。
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
许九日顾伊人和元人斋中杂咏诗成持示戏效其体 其三 残画
原自无多笔,年深色便凋。
茶烟冲雨过,竹粉遇风飘。
童懒犀从堕,儿顽墨误描。
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
注释:
- 原自无多笔:原来只有很少的笔墨。
- 年深色便凋:岁月流转,颜色已经变得暗淡。
- 茶烟冲雨过:茶叶的烟雾在雨水中飘散。
- 竹粉遇风飘:竹子的粉末在风中飘扬。
- 童懒犀从堕:孩子们懒洋洋地把犀牛角掉在地上。
- 儿顽墨误描:孩子们顽皮地把墨迹画错了地方。
- 六朝金粉地:指六朝时期的繁华之地。
- 落木更萧萧:树叶落下的声音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通过描绘一幅残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原自无多笔,年深色便凋。”诗人感叹原本只是寥寥几笔的画作,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暗淡无光。这里用“色”字来形容画面的色彩,表现出了画作随着时间消逝,色彩褪去的悲哀。同时,也暗示了人的年龄和心境的变化,年轻时的光彩已经不复存在。
颔联“茶烟冲雨过,竹粉遇风飘。”进一步描绘了画中景物与自然的互动关系。茶烟和竹粉在风雨中飘散,仿佛是画面中的事物与自然元素的融合,也是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象征。
颈联“童懒犀从堕,儿顽墨误描。”则转向了儿童的行为,他们懒散地将犀牛角掉落在地上,顽皮地将墨迹画错位置。这两句反映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无心之举,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尾联“六朝金粉地,落木更萧萧。”以六朝时期为背景,金粉之地代表着繁华与奢侈,而落木萧萧则是秋天的景象,意味着繁华已逝,一切都归于平静。这里的“萧萧”一词不仅描述了落叶的声音,也象征着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哀思。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残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沉思。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小诗。